•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在就业中找到自信和尊严

2015-02-08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汪桂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走进桐城市旺润制衣公司一楼车间,一眼就发现了几个熟悉的面孔:余杏春、汪习芳、许登辉……他们是今年5月份在桐城市劳动就业局和残联联合举办的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上,笔者曾采访过的应聘者,如今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工作岗位,笑意写在他们的脸上。

桐城旺润制衣公司成立两年来,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吸纳残疾人就业,现有残疾员工60余人。2012年5月份招聘会的当天,旺润制衣公司老总胡旺才用专车把有意向的残疾人从城区的招聘现场请到了坐落在孔城高桥的公司,请他们看工作环境、看食宿条件。余杏春清楚的记得自己上班的日期:5月19日。掰掰指头,这是招聘会后的第3天。这一次,一共来了12个人。

“旺润人和平共处,亲如一家。在这里,我找到了做人的自信和尊严,我不但学会了赖以生存的验收包装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许登辉在日记里写道。他是桐城市大关镇胡埠村人,24岁,初中毕业后帮母亲打理一爿日杂店。经村残工委动员,他参加了那次招聘会,看到了外面的天地,也看到了自己的希望。他的岗位是产品包装检验员。“上个月,我的工资拿了1700多元呢!”他兴奋地告诉记者。

到旺润公司就业的残疾员工有两个渠道,除通过专场招聘会来的,还有“听说有这么一个厂”自己找上门来的。27岁的张家和就是这么来的。他是枞阳县麒麟镇人,差半学期高中毕业。由于小儿麻痹症,他无法直立行走。他先在家乡附近一家服装厂打工,由于只有他一个残疾人而倍觉孤单。听说桐城有这么一个厂,2010年正月初八,他就来了。他发现这里不但工资高些,生活条件好些,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自信”。他现在是专机组组长,有时在大烫组帮忙。工资从最初的1700多元到现在2800多元,“快接近3000了,我有信心明年拿3000元。”这里有他的用武之地。“晚上,我还会上上网,我有电脑。”张家和忍不住把他上网的事告诉了我。

陈方是桐城唐湾镇八一村人,他现在的工作是用机器钉扣,月工资2000元左右;37岁的施玉芳家在厂附近,她的工作是用2B铅笔在成品衣上点出钉扣的位置,月工资一千七八;王泽金是孔城镇清水塘村人,35岁,是技术科的样衣工,月工资2700多元。他们之前都在外地打工,为照顾家庭,而选择回家,同时发现家门口也有他们的用武之地,无一例外地对目前的状态表示“满意”。

胡旺才告诉笔者:旺润的企业精神是“用生命做事”,公司现在是社会福利企业、CSC900T社会责任企业,我们的责任是:让残疾人在这里工作得愉快,生活得愉快。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设立节日,旨在提醒人们对残疾问题的理解,同时,支持、维护残疾人的尊严、权利和幸福。旺润制衣公司用行动向这个节日作出了自己的理解。

声明:

1、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桐城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2、桐城网原创新闻稿,多来源于实地走访和网友投递稿件审核之后编发,版权均属桐城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桐城网新闻热线:0556-6191218;

投稿专用:tongchengwww#qq.com(注:使用时请将#改为@即可);客服QQ:1583285066。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汪桂云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