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桐城发展的“非典型”解剖

2023-03-14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撰稿:陶渡庵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桐城发展的“非典型”解剖


作者:陶渡庵


研究桐城经济现象会发现:其早期的快速发展,源于民营经济的活跃;桐城多年来,几乎每年的市委“一号文件”,都聚焦于民营经济,桐城综合实力因此多年位居安徽县域前列。桐城现象曾长期受到新闻媒体的关注,将桐城誉为“安徽的温州”,《新安晚报》还曾开辟专栏,引发了全省讨论。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征程上,县域经济发展迎来崭新的历史机遇,呈现出万马奔腾、各显其能的竞相发展态势。但也应看到,由于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等的差异,不同的县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是不一样的。就桐城而言,这些年来,县域综合实力排名已被“挤出”了全省县域前十,徘徊于中等偏上位次。当前桐城正面临着穿越“死亡之谷”、向上实现突破的关口,既面临县域经济发展的共性问题,更需要解剖桐城自身的“非典型”困境。


首先,桐城产业曾经囿于“四小”格局,跨出一步才能天地宽。


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产业支撑有力。


从桐城产业发展历程来看,得益于老百姓强烈的市场意识,得益于民营企业家的“四千四万”(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经千难万险)创业激情。有位外地朋友曾经发自内心地感叹:“桐城这座小城市,虽然是县级市,但经济活力相当不错。第一次去桐城觉得走进了浙江义乌或温州,家家是工厂,家家是公司,不得不佩服。”直到现在依然如此,小袋子、小刷子、小盖子、小配件等“四小”产业,呈现铺天盖地之势,人们称赞桐城人创造了“两头在外,全靠脑袋”(资源在外、销路在外)的独特经济模式。


但不得不说,桐城长期以来缺少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大产业、大集群,仅以“四小”产业为主导,一定程度上能够“富民”,还不足以支撑“强市”。这既与桐城矿产资源匮乏、生态环境保护“红线”有关,也有政府部门长期以来机制僵化、引导不够、服务不够等原因,特别是曾经错失了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的战略机遇,也没有抓好未来产业(或者说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壮大。相反,宁国的耐磨材料、橡胶配件等,天长的电子电器,无为的电线电缆,都顺应了我国新一轮汽车产业、家电产业、新型基建的大发展,实现了升级换代,培育了专精特新,引进了龙头企业,形成了产业链群,有力支撑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当然,“四小”产业并非一无是处,而是桐城经济发展的第一桶金,是桐城产业发展的“母元素”。对此,桐城近年来已经有了深刻认识,知耻而后勇,坚持走工业立市、工业强市之路,抓改造、抓升级、抓招引,加快了“智造名城”建设步伐,成效是明显的。特别是实现了百亿元以上大项目落地的“零突破”,成功跻身2021年省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县(市)、制造业发展增速10快县(市),荣获首批省级创新型县(市),这无疑极大地振奋了精神、增强了信心。


今后,桐城需要围绕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弘扬“四千四万”精神,在“小而特”“小而优”上持续用力,在“大而强”“大而专”上攻坚克难,打好“新智造”硬仗,锻强产业链韧性。


其次,桐城经济囿于“内生”特质,需要跳出桐城,与“龙头”共舞。


将桐城与邻近的庐江县对比发现,在2000年之前,庐江县主要经济指标与桐城差距甚大。直到本世纪初,庐江启动了庐南矿业带开发,县域经济开始蓄势、起飞。


2013年,桐庐两地竞争形势开始逆转:庐江完成投资201.76亿元,增长45.6%,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23.32亿元,增长15.2%。同期,桐城完成投资193.2亿元,增长20.7%,实现财政总收入22.55亿元,增长17.9%。桐城已被庐江赶超。


庐江之所以开始反超,一是庐南矿业带的开发和庐南重化工业区的打造,渐渐进入收获期,出现了一些税收突破亿元的企业,且呈现强劲扩张态势;二是在省会合肥的有力带动下,庐江经济发展从2012年后出现“井喷”之势,基本“一年上一个大台阶”,招商引资态势迅猛,不仅大项目不断、产业升级很快;而且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尤其是乡村振兴工作加快推进,农村文旅蓬勃发展、富有特色。


相反,桐城作为“零矿产”资源地区,既缺少税收过亿的龙头企业,也很难接受省会合肥这个龙头城市的辐射(基本被庐江舒城拦截而递减),人力资源与资本还被合肥与安庆两头虹吸,始终表现为不紧不慢地“温和型”增长。仅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例,合肥加大对庐江基础设施的投入,徽州大道都修到了庐江县;桐城自己咬紧牙关修建了罗湖大桥,试图接通安庆,大桥和连接的公路都竣工几年了,安庆那边至今还没有动工的迹象。


再次,桐城发展囿于“腹地”狭小,需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金字招牌”。


2010年之前,桐城与周边县(市、区)相比,主要经济指标占据较大优势。周边无形中成为桐城的经济腹地。但随着周边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发展龙头的转换,桐城经济腹地逐渐缩小,被“挤压”在合安沿线桐城段的窄小空间内,失去了曾经可以“坐大”平台的机遇。


历史地看,这种被“挤压”现象多次出现,经济文化本为一体的枞阳县从桐城分出,让桐城失去了优良的沿江岸线资源。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杨桥镇及其周边从桐城划入安庆,桐城失去了沿江经济重镇;本世纪初,罗岭镇又从桐城划出,桐城失去了黄梅戏之乡和小龙山景区。特别是原属桐城内湖的菜子湖(含作为一体的嬉子湖、白兔湖),居然分属两个地级市、三个县级行政区。


相反,解放初,原为两个县级行政区的庐江,重新整合为一个县;原分为四个县级行政区的无为县,也重新整合为一个县。而且,周边县多年来基本保持了行政区划的大致稳定,尤其是桃花镇作为肥西县的经济重镇,也是合肥国家级开发区所在地,已经与合肥城区融为一体,但始终没有划入合肥城区。


面对发展空间被不断“挤压”的困境,我们当然不能无所作为,甚至坐而待毙。我们还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等20余项“金色名片”,需要十分珍惜并充分利用好这些“金字招牌”,坚定信心,认真写好“桐城”这篇大文章,努力做优“桐城文化圈”这个大平台。


最后,桐城文化厚重不是包袱而是财富,需要大力弘扬桐城人文精神。


“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资源也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桐城因“桐城派”名闻遐迩,历史名人众多,当代也人才辈出。早在2007年,笔者曾于桐城市民论坛撰文建议:开发利用好桐城“人文资源富矿”,受到桐城各界的热评,桐城官方也有积极回应,但由于行政主官更换频繁,仍徘徊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甚至不要”,直到近几年才真正得到重视,将打造“人文胜地”提到与“智造名城”并列的高度,修复了部分历史名人故居,成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推进了乡邦文献整理。桐城的人文环境因而有了较大变化,进一步增强了投资吸引力。


毋庸置疑,桐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才刚刚起步,后面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坚定信心、脚踏实地去做。与此同时,要借开发利用桐城“人文资源富矿”之机,讲好桐城故事,激发弘扬桐城“崇实、包容、创新、开放”的人文精神。要从各级领导班子做起,认真谋划好发展蓝图,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要冲破皖西南板块看不见的“北峡关”,不断深化“一改两为”,在体制机制和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作风建设上,全面对接合肥,全面对接长三角,擦亮“桐城”金字名片,锻造桐城品牌,创造桐城速度,实现桐城高质量发展。


总而言之,站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跑道上,对比长三角和大湾区等发达地区,千亿县林立,千亿镇也不鲜见,安徽需要奋起直追,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桐城要努力“进十强、冲千亿”,不仅要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继续大力弘扬“四千四万”精神,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也需要积极抢抓新机遇,着力解决好自身发展的“非典型”问题,从而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作者简介:陶渡庵 ,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档案学会会员。)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撰稿:陶渡庵
责编: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