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做好基层防疫工作,保障群众健健康康过大年,近期,我市严格落实上级有关工作要求,推进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关口前移”,力争做到“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早转诊”。
强化摸排,建立健康管理台账。各镇、街道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根据年龄、基础疾病、疫苗接种等情况,建立健康管理台账,实行红、黄、绿三级风险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关注老年人、孕产妇、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做好健康监测,畅通就诊转诊绿色通道;加快推进农村地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动员符合条件的群众前往就近的接种点接种疫苗,对于80岁以上行动不便老年人,安排接种小分队上门接种。
强化服务,提高基层诊疗能力。各基层医疗机构配备指夹式血氧仪872个、健康一体机250台,切实做好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接诊、高风险重点人群的识别和及时转诊工作,有效降低重症发生率。同时,全市各医疗机构配备氧气瓶、制氧机等氧疗设备,设置氧疗区,保证氧气正常供应。以“线上+线下”等方式组织开展第十版新冠诊疗方案培训,确保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全覆盖,充分发挥紧密型医联体优势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服务作用。家庭医生签约团队进村居、进社区,为群众提供免费血氧检测、用药指导、科普宣传等健康服务。
发挥优势,提供中医特色诊疗服务。全市各医疗机构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独特优势,建设智慧共享中药房,全市12个乡镇卫生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6个村卫生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系统全部接入共享中药房平台,用药患者可享受中药调剂、煎煮、包装、配送等一站式用药服务。此外,市中医医院、各基层中医馆、中医阁精心熬制中药汤剂、提供中医特色方药,为发热病人使用耳穴埋豆、艾灸等中医治疗方法,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中医特色诊疗服务,形成中西医结合、保健康、防重症的保健防疫工作格局。(张志红 彭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