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陈飞
近年来,我市内外交通发展成就喜人,特别是对外交通,增添的不仅是群众出行的便利,更是满满的自豪感。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陈飞说,下一步将以“交通强国试点”工作为契机,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建设交通强国的目标任务落实到桐城大地上。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陈飞说,与发达地区相比,桐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人民群众的期盼也还有一定距离,如高等级公路无论是数量还是通车里程不够多,农村公路建设水平有待提升,城乡公交一体化还需持续提升等。
陈飞表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桐城交通将从四个方面发力:一是全面推进“快速交通”建设。加快实现无岳高速(桐城段)全线通车,打造我市交通快捷通道;实现S231孔城受限段开工建设,进一步完善区域交通网络,提升国省干线公路通行能力;着力提升G206安全通行水平,实施并完成G206一级公路安全精细化提升工程62公里,拆除重建西环线彩虹桥。二是持续提升农村公路通行水平。继续实施约30公里“四好农村路”民生工程、150公里农村公路养护工程、300公里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3座,着力畅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三是不断提升公共交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交通,逐步将燃油公交车更新为新能源电动公交车。加快推进大关、青草交通综合服务站建设前期工作,完成城区、唐湾、吕亭、范岗等公交回车场充电桩建设。四是稳步推进交通强国试点工作。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为指导,根据《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安庆市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安庆市交通强国建设(交旅融合发展)试点实施方案》,结合乡村振兴、全域旅游规划,扎实推进交通强国桐城交旅融合试点工作,用交通区位优势托举桐城文化优势和宜居宜游品质,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探索桐城模式、贡献桐城力量。
陈飞表示,将团结带领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干群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为推动桐城加快融入合肥都市圈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奠定更为稳固的基础。(汪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