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桐城市经济开发区的桐城凯迪电厂,本是一家利用生物质能发电的绿色新能源企业,但是在企业投产之后,却有不少人对该企业环保问题提出了质疑,媒体记者日前专门就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据了解,凯迪电厂用来发电的原料就是油菜秆、棉秆、稻草、麦草等农作物秸秆,或者是稻壳、花生壳、酒糟、草糠等农产品加工剩余物,也可以是树枝、锯末、刨花、板边、木片等林副产品废弃物。因为这些原料含硫量极低,燃烧后放出的二氧化硫量远远低于烧煤放出的二氧化硫量,因此,利用这些废弃物发电,不仅大大减少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减少了粉煤灰、粉尘的排放,而且也减少了因随地焚烧秸秆带来的能源浪费和大气污染。
据统计,该电厂每年利用农林废弃物约25万吨,在青草、范岗、吕亭、大关等8个镇设有原料收购点,一年支付原料费近7000万元,为农民增收又拓宽了一条新渠道。
据悉,凯迪电厂投产之初,由于电厂负责人频繁变更,导致电厂管理比较混乱。这种状况直至今年1月份才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2012年1月,电厂负责人田爱民到任后,对这种混乱局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治。
他首先新上了一套布袋除尘设备,这种设备比原先的设备除尘更先进、更科学,使得烟尘排放控制率达99%,新设备上后,再也看不到烟囱里冒出的黑烟,看到的只是白色的水蒸汽了。其次,厂里原先的碎料、灰渣全部是露天堆积,风一刮,满天都是,周围企业“苦不堪言”。田爱民来后,在原先堆积碎料、灰渣的地方建起了钢结构板房,使得碎料、灰渣全部入库,满天灰舞的状况再也看不到了。另外,他还加强了厂里设备的调试和更新,锅炉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了,排出的污染物也随之大大减少了。由于措施有力,今年6月份,电厂经省环保厅审查,顺利通过了环评验收。
“专注环保节能和绿色能源,这是凯迪人的矢志追求,也是凯迪人应担当的社会责任”,田爱民说。
声明:
1、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桐城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2、桐城网原创新闻稿,多来源于实地走访和网友投递稿件审核之后编发,版权均属桐城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桐城网新闻热线:0556-6191218;
投稿专用:tongchengwww#qq.com(注:使用时请将#改为@即可);客服QQ:1583285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