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循着由远而近的鸟鸣声,笔者走进了菜子湖湿地。
菜子湖横跨安庆宜秀区、枞阳县、桐城市三地,湿地面积为16667公顷,有鸟类73种。其中水鸟60种,水鸟种数约占全国总种数的34%。每年11月到次年3月之间,迁徙至此栖息的候鸟最高峰时达五万只左右,其中有天鹅、白鹤、白琵鹭、大雁和扁嘴鸭等等,仅珍稀鸟类就达40多种。
菜子湖湿地生态保护协会负责人、63岁的农民王三益正在沿湖巡视。
放眼望去,近处,白鹤不时落在埋头吃草的牛背上;远处,黑压压的雁阵,一群群白鹤、白琵鹭在翩翩起舞……这些从万里之遥的西伯利亚来到这里过冬的客人,从10年前的不成规模,逐步增加到现在的5万多只。它们自在悠闲,俨然成为这里的主人。菜子湖湿地已成为候鸟天堂。
保护候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是如果连这方水土都保护不了,我们以后拿什么交给子孙后代?保护候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王三益告诉笔者,2004年开始,菜子湖湿地生物物种资源一度遭到严重破坏:渔民下湖疯狂打草养蟹、成群耕牛破坏湿地珍稀植物、猎手肆无忌惮捕杀野鸟。一些王三益从小熟悉的鸟和鱼类开始变得罕见。 “一只鸟能卖到四五百元。一到冬天,就有人以此作为发财途径,有的人一天能抓上百只鸟。一段时间里,湖面上找不到像样的鸟群了! ”作为党员和村干部的王三益,开始了保护湿地的行动。
经有关部门批准,他牵头成立了华东地区首个湿地生态旅游协会——菜子湖湿地生态保护协会,组织了一支约10位农民志愿者参加的护鸟队。作为负责人,王三益每天清晨和傍晚都要骑着摩托车沿湖岸各地巡逻,从不间断。一旦发现有鸟类受伤或偷猎行为,志愿者们随时出动。
2012年11月的一天深夜12点多,王三益接到电话,一群操外地口音的人带着捕鸟工具,正向湖区某地集中。王三益立即骑上摩托车,十多分钟赶到现场,吓跑了盗猎者,让候鸟免遭毒手。
去年一天夜晚,志愿者发现两名偷猎者,混乱中一名脱逃。然而,第二天,这位偷猎居民竟主动找到协会承认错误并要求成为志愿者。原来,当天晚上,该偷猎者在接受公安机关处罚教育后,王三益找到了他,彻夜做起他的思想工作,并帮他寻找合法的致富办法。该居民深受感动,表示痛改前非。
为了让更多村民懂得保护候鸟的意义,协会牵头编写了保护鸟类的黄梅小戏,宣传爱鸟、保护湿地的知识,让村民知道保护鸟类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协会还组织国内外专家和志愿者实地参观,当地学校也把保护湿地和候鸟作为乡土教材,从而带动了周边居民自觉护鸟。 2010年的冬天,一位居民发现一只受伤的大雁后,立即报告协会,并给大雁找来食物和水。
在协会的一间房子里,笔者看到堆着一堆小麦。 “有3000多斤,准备下雪候鸟没食物的时候,撒到湖面上的。 ”王三益说。
“协会成立以来,老王自费投入了五六万元。光今年买麦子就花了3000多元,建设瞭望台花了1500元。还有各种宣传、活动经费。老王从未向组织上提过要求。 ”社区党总支书记江龙云说。
声明:
1、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桐城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2、桐城网原创新闻稿,多来源于实地走访和网友投递稿件审核之后编发,版权均属桐城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桐城网新闻热线:0556-6191218;
投稿专用:tongchengwww#qq.com(注:使用时请将#改为@即可);客服QQ:1583285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