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交旅融合 畅达桐城

2022-07-18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撰稿:桂红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近年来,桐城市认真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扎实做好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多措并举推动交旅融合发展。


推进“一县一品 ”。把交通和旅游功能纳入统一规划,统筹考虑交通、游憩、娱乐、购物等旅游要素和旅游资源开发,通过建设一批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交旅特色示范项目,打造“和谐文都、畅达桐城”交旅融合品牌。以主城区为中心,向西北打造以龙眠山为中心的龙眠山旅游观光廊道,全长约52公里,沿线同步配套步道、停车场、观景亭等旅游服务设施。向东南打造以江淮运河+嬉子湖为中心的水文化观光体验风景带,围绕嬉子湖半岛构建环岛旅游公路,全长约42公里,串联9个行政村及引江济淮规划的旅游码头。开辟引江济淮工程水上游航线,串联桐城鲟鱼镇、孔城镇、金神镇、嬉子湖镇等特色小镇,以夜游、全域游、实景演艺等内容打造“白天看景+晚上游船+沉浸式演出”的水上旅游新模式,形成以桐城派文化为支撑,山、城、水相辉映的全域旅游新体验。


“快进”+“慢游”。合安高铁在我市设有桐城东、桐城南两个站点;德上高速、无岳高速在全境形成十字交叉,设有五处互通、三处枢纽;G206、G237、S231等国省干线贯穿全境;通用机场、引江济淮航道即将建成。轨道上的桐城、高速上的桐城、翅膀上的桐城、航道上的桐城初具规模。全市3000余公里的农村公路构成丰富的毛细血管,通村达寨。城乡公交一体化全省领先,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已经实现。全市所有景点通过不同的交通被串点成线,实现“快进”+“慢游”有机衔接。


拓展交通服务功能。拓展交通设施的旅游服务功能,建设多功能交通旅游集散体系。增加客运枢纽旅游功能,完善干线、普通公路旅游服务设施,让游客在旅途中时时处处都感受到贴心服务。加强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改造,建设桐城市古城区、孔城老街、嬉子湖生态旅游区等3处景区型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宣传中心以及临时停车场、自驾车房车营地等服务设施。开通至主要景区景点的旅游专线、旅游直通车,定制旅游线路,提升旅游运输服务质量,让客运服务更加切合游客需求。(桂红)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撰稿:桂红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