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桐城:文明城市让民生幸福更绵长

2022-06-15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撰稿:黄银凤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1.jpg

图为滨河公园一角。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群众过得更幸福。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桐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桐城市委市政府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人民至上的理念贯穿到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从细微处着眼,以“绣花”功夫谋篇布局,推进文明创建、文明实践、文明培育,切实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忧心事,让人民群众有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创建“惠民”  筑牢文明之基

3.jpg

图为改造后的和平路农贸市场。


“顶格”设计。桐城市委市政府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市委市政府“一把手”抓创建,制定创建方案,出台实施意见,推动创建标准化、制度化、常态化;在市区划设22个片区,市领导分片包干,全市22个牵头单位、65个责任单位、342个基层网格协同推进。


“绣花”推进。桐城注重历史文化和特色人文的保护与传承,构建“山、水、城”交融的城市格局和生态文明风貌,“小工笔”雕琢,着力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修旧如旧”、城市“微改造”安居工程,由表及里打造文化彰显、环境优美的特色宜居城市;全市上下“一盘棋”,挂图作战、攻坚克难,从“小切口”入手解决创建难题,针对基础设施提升、文明出行治理、空中缆线整治等开展专项行动,“点对点”下发交办单,一件一件抓落实,跟踪管理,协同各地各部门推动创建工作常态长效开展。

9.jpg

图为西苑新村老旧小区改造后建成的停车场。


全域创建。文明城市创建是载体,改善民生是根本。桐城从细节入手,疏堵结合,补齐民生短板,丰富创建实践。整治利用“闲置”公地,建成“口袋式”公园、便民停车场、绿化小品;配置小区体育健身器材,建设公共足球场、篮球场,丰富市民文体生活;持续改造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升级6处农贸市场;修建停车场、城市公厕,推进路面停车智能化服务项目,解决“停车难”“如厕难”等问题。


提升群众性创建活动。桐城全域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以“两高一场”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为抓手,治理脏、乱、差,增添畅、洁、美,共建共享大美桐城。


创建“育民” 激活文明之源

5.jpg

图为2021年桐城市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式现场。


文明培育“铸魂”。桐城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制定“我们的节日”全年活动计划,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网络开展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在桐城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惠民文化演出、“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等主题实践活动经常举办,全面提高群众参与文明实践,争做文明市民;全面推行“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建设平安桐城,在社区设立“睦邻会客厅”“红色港湾”等为民服务场所,推动居民协商、民主办事,让文明基因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4.jpg

图为孔城镇新时代六尺巷工作室调解民间纠纷。


志愿服务“暖心”。桐城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通过“群众点单,中心制单、派单,部门接单,群众评单”全覆盖,在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移风易俗、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爱心救助等工作中,拓展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的纽带作用,共建“向善之城”。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市开展志愿活动3200余次,累计参加志愿服务7万余人次。

6.jpg

图为文明创建宣传活动现场。


选树好人“立德”。2021年,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梁轶飞获评中国好人,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民警徐涛获评安徽好人,诚信做人的余国云获评安徽省道德模范,目前,桐城共选树安庆市级以上好人129人。桐城在城乡公交站亭设置“身边好人榜”,各镇街组建“榜样宣讲团”开展专题宣讲活动,引导市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争当桐城好人。


文明书香“润心”。桐城市文明办、市妇联组编《家风润桐城》,市纪委监委出版《德厚龙眠——桐城优秀廉洁文化集萃》,书香传美德,美德润人心。


内外兼修   共享文明之福


推动文明示范小区创建。为提高居民小区文明指数,桐城市首批打造76个“文明示范小区”,以点带面,进一步规范小区公共晾晒、电动车充电、公益广告宣传、空中缆线等设置,提升小区洁净、舒适、宜居指数,同时在全市居民小区、背街小巷、集贸市场、主次干道全域推进空中缆线、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提升城市整体颜值。

7.jpg

 图为文昌大道一角。


推动电动车综合治理。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升文明交通水平,桐城在安庆市域率先启动电动车综合治理工作,近20万辆电动车完成登记上牌,电动车所有人主动投保金额近700万元,电动车驾乘人员安全头盔佩戴率达90%以上。培训400余名群众劝导员参与文明交通劝导,同时组建两支文明交通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文明劝导活动。

2.jpg

图为桐城市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暨文明创建工作大会现场。


推进移风易俗树新风。桐城近日出台《桐城市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规范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及“两代表一委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实施办法》,线上线下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全市涌现出如“三人行老书记工作室”乡村治理新模式和“花轿迎亲”等移风易俗新举措,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厚养薄葬、崇尚科学渐成群众自觉。


“为民”创建,创建“为民”!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绘就了桐城经济社会发展最动人、最温暖的底色,也为桐城实现重返“全省十强”、打造“智造名城、人文胜地”注入了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黄银凤)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撰稿:黄银凤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