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桐城市新渡镇永久村看到,万亩富锌稻田里,一派忙碌的景象,承包大户们带着农机手抢抓时令、机栽再生稻。
永久村位于桐城市富锌土壤核心地带,有“富锌村”的美誉。截至2021年底,仅4000人的永久村已走出了2位院士、30多位博士。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被誉为“生命之花”“智力之源”。2018年5月,国家自然资源部公布:桐城查明大面积富锌土壤,且具备开发富锌产业的基础条件。据调查,桐城市富锌资源核心区在新渡镇,该镇土壤含锌量在80—200mg/kg之间。
近些年,该镇充分挖掘土壤富锌的自然禀赋,大力发展富锌农业,截至2021年,富锌水稻种植面积达3.7万亩,富锌农产品年产值达1.78 亿元,带动群众增收约2600万元。该镇富锌水稻的配方施肥、标准化种植技术和富锌大米的品质及品牌建设,更是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2021年9月全国锌肥施用技术现场观摩会在该镇永久村召开。
同时,该镇争取各级资金4000余万元,在3万余亩富锌农田示范区内,实施高标准农田整治、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和“四好农村路”等项目,完善道路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引进社会资本建成水稻智能化育秧工厂3座、烘干企业5家、临时仓储场所10处,完善富锌农业生产配套设施建设;利用荒山林地,种植富锌碧根果5000余亩;利用旱地种植富锌葡萄、瓜蒌、草莓、菊花等特色农产品1500余亩。
“目前,富锌大米经济效益良好,一般品质的富锌米市场售价是普通米的2倍以上,高品质的富锌米市场售价是普通米的6倍以上,亩均实现增收3000元以上。”永久村党总支书记李齐应说,今年已争取项目资金,结合镇里的富锌作物营养强化试验区、富锌土壤保护试验区、辐射区及其数字控制中心建设和富锌农产品展览馆建设,进一步提升富锌大米的品质和知名度。
“富锌作物育出高端人才,这或许是当地的一句俏皮话。但是仅4000人的村庄,就走出了2位院士、30余位博士,这是比较少见的。”桐城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农艺师陈友春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富锌农产品对人体健康作用较大,对育出高端人才或许起到了基础性作用。(记者 陈庆鹏 通讯员 沈永亮)
同时,该镇争取各级资金4000余万元,在3万余亩富锌农田示范区内,实施高标准农田整治、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和“四好农村路”等项目,完善道路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引进社会资本建成水稻智能化育秧工厂3座、烘干企业5家、临时仓储场所10处,完善富锌农业生产配套设施建设;利用荒山林地,种植富锌碧根果5000余亩;利用旱地种植富锌葡萄、瓜蒌、草莓、菊花等特色农产品1500余亩。
“目前,富锌大米经济效益良好,一般品质的富锌米市场售价是普通米的2倍以上,高品质的富锌米市场售价是普通米的6倍以上,亩均实现增收3000元以上。”永久村党总支书记李齐应说,今年已争取项目资金,结合镇里的富锌作物营养强化试验区、富锌土壤保护试验区、辐射区及其数字控制中心建设和富锌农产品展览馆建设,进一步提升富锌大米的品质和知名度。
“富锌作物育出高端人才,这或许是当地的一句俏皮话。但是仅4000人的村庄,就走出了2位院士、30余位博士,这是比较少见的。”桐城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农艺师陈友春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富锌农产品对人体健康作用较大,对育出高端人才或许起到了基础性作用。(记者 陈庆鹏 通讯员 沈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