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桐城:“两改”提升民生“三感”

2022-03-11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撰稿:赵玲玲 姚亚飞 吴子航 谢光华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东部新城棚户区施工现场.jpg

图为东部新城棚户区改造项目施工现场。

碧水穿城过,春色入画来。早春二月,和煦的阳光照耀着桐城大地,放眼望去,曾经的“城中村”高楼林立,曾经的“老旧破”小区已变身花园小区,处处绿树成荫、步步皆是美景,一幅山清水秀、宜居宜业的品质之城跃然眼底,无不彰显着千年“文都”的勃勃生机。


脱胎换骨式的美丽蝶变,得益于近年来桐城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不断加大投入,着力推进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将破旧、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成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整洁的区域,实现了城市面貌日益靓丽、功能日臻完善,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切实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感。


精准高效   棚户区改造实现“加速跑”

春寒料峭,伴随着机器轰鸣声,东部新城棚户区改造项目施工现场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正在进行水泥浇筑、搬砖砌砖、管网铺设作业……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东部新城棚户区改造项目是桐城市重点民生工程,也是安庆市目前规模最大、配套设施最齐全的棚改项目,总投资15.8亿元,占地总面积423亩,计划建设安置房3763套,安置拆迁户1636户。


该项目由陕西建工安徽第二工程公司承建,棚户区居民的舒适度从项目规划的高标准设计规划中可见一斑,走进小区,随处可见绿意盎然、外墙美观大气、户型板正设计合理,前来参观的居民们直言“毛坯房也能拎包入住”。


除此之外,该项目也将改变原址零、散、乱、旧,附近居民没有生活配套的局面,新增了商超、菜市场、幼儿园等配套设施。据介绍,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3月底前即将完成交付。东部新城棚户区的第一批棚改居民预计今年4月就能领到新房钥匙。


2016年以来,桐城市委、市政府把棚户区改造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和为民实事,精准对接群众需求,高效推进建设进度,棚户区改造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工棚改项目41个,形成了五大棚改集中安置区,建设棚户区改造安置房19196套,近万户棚户区居民告别破旧平房实现了“出棚入楼”的安居梦想,有力地拉动和加速了市区周边乡村城镇化步伐,逐步形成了城乡一体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破茧成蝶   “老居民”过上“新生活”

伴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功能滞后的老旧小区与活力迸发的商品住宅区之间的落差日益凸显,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既是人民群众改善居住条件的迫切愿望,也是提升群众居住幸福感、推进基层治理的重要举措。


那么老旧小区改造得好不好?居民满不满意?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了东苑新村小区,这里的道路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电动车也有专用充电棚,老人们在绿化丛中闲谈,徜徉在春日暖阳中,不时露出幸福的笑容。

东苑新村.jpg

图为改造后的东苑新村小区。

相府花园.jpg

图为改造后的相府花园小区。

东苑新村作为一个建成超过20年的老旧小区,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少,然而改造最大的难度不是纷繁复杂的施工,而是如何让百姓获益、让居民满意。在这次的老旧小区改造中,除了水、电、路、气、灯、地下管网、雨污分流等基础设施,市住建局问需于民,广泛征求居民意见,“菜单”式选择改造内容,在老旧小区实施方案公示过程中,经过反复征询、论证,准确掌握老旧小区改造的重点难点,新增了晾晒杆、停车位、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和智慧门禁系统。


其中最让居民满意的是改造中实用与普惠并存的巧妙构思,多出来的停车位其实是改造了绿化带,晾晒场、休闲广场、充电棚“三用合一”,顶楼排水避过低洼地面从空中“绕行”……这些“小细节”都像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挤出了小区居民的舒适度、便捷度和满意度。


金丰产是相府花园1号楼的老居民,他见证了周边邻居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随之而来的停车难、公共设施老旧影响了大家的居住环境。自相府花园被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后,市住建局问需于民、为民造福。改造后的楼房外墙粉饰一新、道路平坦宽阔、停车位也多了,居民们连声叫好。大家都说像是住进了新小区一样。


路面平宽、排水通、环境美……一个个老旧小区经历着从“老旧破”到“新绿靓”的美丽蝶变,也不断提升着居民们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感。自2016年以来,我市共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18个,改造面积近92.13万平方米,涉及居民10437户。


老旧小区改造和棚户区改造是我市的一项重点民生工程。2022年我市将完成33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改造面积 41.55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新开工1516套,基本建成4680套,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老旧小区改造和棚户区改造,改的不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居民居住环境,更是把干净整洁、设施齐全、焕然一新的新小区呈现在居民面前,将这项民心工程改到了百姓的心坎上,让住有所居、居有所乐,厚植出了百姓们安居乐业的幸福底色。(赵玲玲 姚亚飞 吴子航 谢光华)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撰稿:赵玲玲 姚亚飞 吴子航 谢光华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