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国网新源安徽桐城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按下“快进键”

2022-02-24 来源:网络 撰稿:抽水蓄能电站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2022年2月22日,在TBM信息化方舱,随着施工单位项目部负责人按下启动键,桐城电站“桐心号”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TBM)在自流排水洞洞口顺利始发,开启了6.1公里、断面直径3.5m的“穿越”之旅,这不仅标志着桐城电站已吹响全面复工复产“集结号”,也标志着桐城电站建设按下“快进键”,同时也寓意着桐城电站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施工迈出重要一步。

  国网新源安徽桐城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家“十四五”规划能源建设重点工程,电站筹建期工程于2021年5月开工。该电站位于安徽省桐城市境内、坐落于大别山东南麓,地处安徽省会经济圈中心城市和皖江城市带附近,距合肥市的直线距离约为80公里,距安庆市的直线距离约40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电站上水库位于唐湾镇杨树村,下水库位于黄甲镇汪河村,下水库坝址距桐城市现有公路里程约31公里,距合肥市、安庆市和铜陵市的公路里程分别为138公里、105公里和144公里。自成立以来,安徽桐城抽水蓄能有限公司用实际行动践行弘扬大别山精神,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推进国网新源“四个显著提升”,紧紧围绕“一体四翼”发展布局,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桐蓄力量。

  安徽桐城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总投资为72.57亿元,建设工期70个月,总装机容量为1280MW,共安装4台单机容量为 320MW 的立轴单级混流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单机额定流量为104.2m3/s,额定水头为355.00m。本工程为Ⅰ等大(1)型工程,电站枢纽建筑物主要由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厂房系统及永久交通道路等建筑物组成。永久性主要建筑物为1级建筑物,永久性次要建筑物为3级建筑物,临时性建筑物为4级建筑物。电站筹建期工程TCP/Q1标段已于2021年5月开工,主体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划分为二个标段:水库工程(TCP/C1标)、输水发电系统工程(TCP/C2标)。本标段为输水发电系统工程,即TCP/C2标。工程计划于2027年10月底首台机组并网发电,2028年10月底全部机组投产发电。

  2022年春节以来,安徽省迎来大范围强降雪天气,桐城公司根据桐城市气象台发布的气象预报信息和天气变化,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措施,结合公司春节后复工的实际情况召开部门工作会,全力以赴保障春节后安全复工。截至目前,项目部管理人员进场74人,施工人员进场466人,总计540人。9个工作面已复工(进厂交通洞、泄洪放空洞进出口、对外交通隧道进出口、施工支洞、对外交通隧道出口段、下库大桥、业主营地挡墙、自流排水洞),占总体22个工作面的42%;7个作业面复工材料正在审核整改(Y2、Y3、Y5、1#隧道、下库1#、2#渣场、通风安全洞),占32%;6个工作面复工材料已完成待上报(上库渣场排洪洞、上库渣场连接隧道、闸门井、2#中桥、业主营地房建、上库渣场连接道路明线段),占27%。

  桐城电站“桐心号”TBM是中国安能公司转改后首次采用水工隧洞TBM掘进技术,整机重达300吨,长度63米,刀盘直径3.53m,总装机功率1352.5kW,适应最大坡度±5%,是全国第二台小直径TBM。相比传统TBM,“桐心号”TBM断面小,集皮带运输渣土、自带锚杆钻机、空气制冷系统、盾构云平台、智能管控系统、机器人巡检等先进技术于一身。“桐心号”TBM的应用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地质扰动小、节约人力、安全经济、不受外界气候影响等优点,将大幅度降低施工作业风险、改善施工环境、提高洞室开挖质量和施工效率。

  安徽桐城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始终贯彻“建设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方百姓”的理念,电站建设成功后将极大优化安徽省电网电源结构,有效缓解安徽省电网调峰矛盾,增强安徽省电网快速响应能力,且有力服务和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为国家“双碳”目标实现添砖加瓦。


来源:网络
撰稿:抽水蓄能电站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