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张值苗:转身向“肽”觅“健康”

2022-01-11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撰稿:汪桂云 曹姗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IMG_3587.JPG

图为张值苗(左)与工作人员交流产品研发工作。


日前,安徽中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联合研发的“高生物利用率大豆肽-钙加工和稳态化关键技术应用”项目获得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这是继中森钙肽宝被国家食物与营养健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评为“2017年度营养健康科技创新新产品”之后又一国家级食品行业奖项。 “总算小有成效,这些年的努力是值得的。”中森公司董事长张值苗说。


张值苗创业是有故事的。


       转身


张值苗是新渡香山人,1988年,从安徽大学应用数学系毕业,被分配到一家国有银行工作。2006年,他已是安庆市一名金融高管,年薪30万元。但当年母亲的一席话让他沉思良久,毅然转身。


18年银行工作经历、高管的位置,让张值苗日益忙于应酬。那年,张值苗在安庆购了新房,请父母到新家过年。整个腊月,母亲每晚必坐等儿子回家才安心睡觉。有一晚,他又醉醺醺地回家,被母亲叫住了,“我们只有你一个儿子,本指望你养老送终,你这样下去,看来指望不上,只怕我和你爸要先给你送终”。母亲的话犹如醍醐灌顶,他懵了,然后醒了。那一晚,他想,一个人如果连健康都没有了,那么,奋斗的意义在哪里?他于是决定“下海”。


       聚能


2006年6月,张值苗毅然决然离职下海。


他受聘到安庆市老牌企业英德利集团,担任总经理。银行和企业的关系是以“贷”维系的。从“放贷”到“申贷”角色的转换,让张值苗切身体会到“贷”的意义。打工不是目的,创业才是硬道理。他在谋划一个新的梦想。


2012年,张值苗的梦想破壳而出。6年企业管理经历,让他有信心只身闯荡。他不顾家人反对,又辞职了。


干什么?还不明晰。他只知道自己必须围绕“健康产业”来落子。也是机缘巧合,他通过家乡在北京的院士牵线,认识了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国内钙肽研究领域知名专家郭顺堂。郭教授是国内首批研究钙肽的科技工作者,先后主持了教育部、科技部及地方委托的课题多项,同时还参加了“863”和“十五”国家攻关、重大攻关课题。在北京,致力于改善人类健康水平的理念,让郭教授与张值苗一见如故。“小分子活性肽”成为他们牵手的媒介。


中森生物公司成立之初就确定了“科技先行”的发展战略。2013年,张值苗投资近千万元,在合肥建立了科技研发中心,同时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建立了院企战略合作关系,搭建起“产学研用”合作平台,联合开展大豆肽及大豆肽金属螯合钙的制备工艺研究,正式进军“肽”领域。


       奋进


2015年,张值苗在桐城经开区筹建生产基地。投资2000余万元,按照GMP标准建成的两条压片糖果与固体饮料生产线,先后通过ISO22000、ISO45001和HACCP三大体系认证,建成了国内知名的植物肽钙产品加工生产线。


2016年,首款产品“钙肽宝”问世,受到市场欢迎。通过5年多的努力,郭顺堂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系列肽产品,使生物“肽”由一种健康科学理念变成健康产品,目前有“钙肽宝”“中森菁华肽”等系列功能性健康食品下线。蛋白肽-钙螯合技术获得发明专利2项。公司另有13个发明专利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实质性审查。钙肽宝已出口至俄罗斯、尼日尼亚、南非等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连续多年的净投入终于有了产出,张值苗的梦想已然开花。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近2000万元,利税近400万元,人均纳税超4万元。公司已迈入快速发展的通道。张值苗把2022年定为“奋进年”。2022公司的目标是年产能300吨,“做安徽省肽产品领军人”。(汪桂云 曹姗)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撰稿:汪桂云 曹姗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