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桐城:腊月豆腐香 年味寓意浓

2022-01-11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撰稿:徐鑫鑫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图为筛豆浆.jpg

图为汤夕名夫妻在筛豆浆。

年关将至,年味渐浓,磨豆浆、做豆腐成了安徽桐城市乡下一道风景,家家户户开始忙着制作年豆腐,小小豆腐坊里弥漫的都是豆腐的香气,年味十足。


一大早,安徽桐城市嬉子湖镇蟠龙村的一家手工豆腐坊里,笑声不断,热闹非凡。65岁的汤夕名夫妻两人来回忙碌着,热气腾腾的豆汁豆浆,亟待成型的豆腐成品,让坊里坊外到处都飘着豆腐的香气。随着一波又一波的新鲜出锅的豆腐,让春节的年味儿愈发浓郁起来。


村民邱梦回忆起自己小时候跟爹爹一起打豆腐的往事,记忆犹新。他说,那时候要很早就起来,有的时候凌晨三四点就去排队打豆腐,打好豆腐过年的时候吃。

正在压豆腐.jpg

图为豆腐压制成型。

首先把磨好的豆浆倒进厨房的大铁锅中,点火,直到把大铁锅烧开,随着锅里豆浆的烧开,那浓浓的豆香味也在这豆腐坊里弥漫开来。接下来就是点浆,也是豆腐好不好吃最关键的一道工序。传统磨豆腐都是用卤水点制。俗话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把卤水化开,盛在小桶里,在豆浆锅里快速倒下去,一会儿功夫豆浆就开始起变化,慢慢凝结成絮状、块状物。等豆浆变成豆腐花了,离豆腐成型就不远了。而这嫩滑的豆腐花其实也是很多人心头的最爱,盛上一小碗,洒上一层白砂糖或者鲜酱料,那一口鲜香一顺溜就入胃入心了。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将豆腐脑上包压制,只见汤老从容地将豆腐脑盛在铺着过滤布的大长木盒子里,待把豆腐脑挤压成型后,一板豆腐就做成了。


磨豆腐的手艺,是从他爷爷手里传下来的,到他这一辈,依然是传统的制作方法。从泡豆、磨浆、过箩、点浆、捞豆腐再到豆腐成形,因为石磨的消失,除了磨浆是在小电磨上进行,道道工序都是人工操作,为的就是要个原汁原味。也正是因为坚守了传统的原汁原味,进入腊月,老两口每天的豆腐都能做到十几柞300斤左右。

切豆腐了.jpg

图为成型的豆腐切块。

年前磨豆腐,来年更幸福,这是一种传统民俗文化,更是一种地道年味。现如今,人们已经不用推磨磨豆腐,可以天天吃上豆腐,但家家户户的年味儿正以其他方式被“磨”了出来……


据桐城市嬉子湖镇蟠龙村村委会主任江伟介绍,过年做豆腐是桐城城乡一项春节习俗,因为豆腐的“腐”与幸福的“福”同音,是广大群众祈求来年多福、生活幸福的一种表达。每当到了腊月,家家户户都开始张罗着做豆腐,院里到处都弥漫着豆腐的香气,这也是我们准备春节期间年货的开始。(徐鑫鑫)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撰稿:徐鑫鑫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