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桐城: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普惠民生

2022-01-05 来源:安庆新闻网 撰稿: 汪秀兵 孙传银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2021年12月31日,桐城市新渡镇童庄村北口,一条刚拓宽的水泥路蜿蜒通往西方,路旁是整齐的太阳能路灯杆。沿着这条路前行一公里,小广场刚建设好,健身器械正在安装。


  “路宽了,灯亮了,还建了300多平方米的小广场!”村民张金云高兴地说,白天有空来健健身,晚上来跳广场舞,生活多姿多彩。”


  童庄村毗邻镇区,实施全面的村庄环境整治,彻底改善居住环境,提升村庄人居环境水平,是村两委多年来的夙愿。但一直受限于资金投入规模,小打小闹,未取得大的改观。2021年,该村利用财政奖补项目资金,对童庄与毕老两个村民组环境全面进行治理,零星修补、抹灰1275平方米,喷砂3700平方米,文化墙彩绘460平方米,宣传标语106.9平方米,绿化长廊884米,太阳能路灯37盏,挡土墙110米,村民健身广场313.34平方米等项目。房前屋后净了,道路两侧绿了,晚上路灯亮了。


  生态宜居是提高乡村发展质量的保证。其内容涵盖村容整洁,村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善。2021年以来,桐城市财政局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基层调研,问计问策,征求意见,通过项目资金整合,将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资金往人居环境提升等领域倾斜。改变过去“广撒胡椒面”的局面,拢指成拳、集中力量办大事。发挥以点带面效应,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让乡村人居环境绿起来、美起来。


  “今年,我们整合村级公益事业奖补项目400余万元,在全市4个镇先行实施4处以人居环境提升为重点的项目。项目涉及村庄道路、文化广场及村容村貌改造等,共惠及村民21432人。”该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叶光明说道。


  “公益事业项目就像一块引路石,项目虽不大,村民却通过项目看到了村干部为民办实事、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决心和信心。”童庄村党支部书记童顺生说道,村民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的团结和干劲是村庄发展的最强动力。下一步该村将继续开展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等“三化”工程,逐步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农村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作为国内大循环的一个重要部分,乡村振兴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一环。该市用好用足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资金,以群众需求迫切、反映强烈、直接受益的公益事业为切入点,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让居民生活方便、居住舒心,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真正做到用服务暖民心,赋能乡村振兴。同时注重项目后续管护工作,坚持责、权、利相统一,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管护。


来源:安庆新闻网
撰稿: 汪秀兵 孙传银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