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慕名来到坐落在孔城镇晴岚村一处山坡上的桐城市晴岚恒远养殖场。
在一排收拾干净、整洁的猪圈里,笔者见到了养殖场老板、当地小有名气的残疾人“猪倌”张翀。他正在精心照料刚产下的仔猪。忙里偷闲中,他告诉笔者:“现在正是母猪的产仔期,这头猪这次产下了12只仔,还有十几头母猪也快要生产了,我现在天天都在忙着照顾它们。”看到高标准的猪舍内肥猪满圈,山坡上柴鸡欢快地跑着……好一派生态田园景象。“这就是我的生态养殖基地!”张翀高兴地说。
现年35岁的张翀,因小时候的一场疾病,腿部落下残疾,但他并没有因此沉沦,而是坚持完成了学业,并最终走上了创业之路。2005年张翀选择了据说当时十分挣钱的养猪行当,却不料第一次创业就赔光了他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十多万元的债务。也正因为这样的结果,激发了张翀潜在的斗志。张翀决定破釜沉舟,让妻子关闭服装店,连人带资金来到养殖场,来个“东山再起”。
张翀对“养猪事业”倾注了全部的爱,他努力学习养猪技术。夏天,他怕生猪热得难受,便搬来电风扇为母猪和刚出生的小猪仔降温;冬天,怕生猪受冻,他买来取暖灯,为小猪仔做暖床,还在猪圈内做了隔热层。
为了节省养殖成本,他学着给猪治病、配药、上药、打针。有一次在给仔猪打预防针的时候,不料激怒了母猪,凶狠的母猪上来张口就咬,一下就把他掀倒在地,幸好家人发现及时,才转危为安。慢慢地,他摸熟了猪的习性,掌握了养猪的技巧,养猪的技术水平也提高了,他又开始扩大生产规模,逐步向工厂化养殖迈进。
现在,张翀的养殖场占地面积28亩,投入使用的猪舍和生活区2千多平方米,已形成从一元种猪到三元育肥全部自给自足养殖模式,年出栏生猪1500头,同时他还利用山林优势,尝试着土鸡和番鸭的孵化与养殖,也取得了一定的效益。
张翀硬是靠着勤劳和坚韧,踏上了和别人不一样的人生征程。他用自己的致富经历告诉广大残疾人朋友:自强、自立才能改变生活。
张翀坚信他的未来一定会更精彩,虽然路不平坦,虽然他有一只残缺的翅膀,但他相信毅力会助他起飞,而且还会越飞越高!(黄雄壮/文)
声明:
1、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桐城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2、桐城网原创新闻稿,多来源于实地走访和网友投递稿件审核之后编发,版权均属桐城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桐城网新闻热线:0556-6191218;
投稿专用:tongchengwww#qq.com(注:使用时请将#改为@即可);客服QQ:1583285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