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农历2012年腊月初九,年关迫近,年味渐浓。
上午九点多钟,桐城范岗镇联合村马庄组的方长发,特意舀了半盆粥,端到猪舍里。一头大白猪闻到了粥香,立马凑过来,长嘴直插盆里咂起来。好家伙,这头大白猪,长得滚瓜溜圆,估计毛重有五百来斤。
下午一点来钟,宰猪师傅如约而至。
方大爷养的这头猪是2012年春三月时买的,买来时就有一百来斤。方大爷的意思是,过年宰年猪就要宰一头像样的大猪。他每天喂两次猪食,方大爷说家里从没买过饲料,喂的都是自产的,比如稻糠、南瓜、冬瓜、萝卜、玉米等,养一头猪等于是花小钱攒大钱。老人家虽然已近70岁了,可就是闲不着,非要种上四五亩田,儿子们规劝,他就是不听。可别小看老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曾是县里表彰的种棉能手。
宰猪的师傅将尖刀、砍刀等工具摆了一地。师傅挑出一把尖刀就在磨刀石上“锵锵”起来。门板横放到猪腰似的长盆上,一切准备妥当。
院子里,几个小孩“人来疯”,一条宠物狗摇着尾巴在人群里蹿来蹿去。炉子上的大水壶突突冒着热气。
把这头大猪捉上门板,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师傅用绳索套住猪的两只前蹄和一张长嘴。方大爷和他的儿子以及来帮忙的亲戚,有揪耳朵的,有抓尾巴的。现场十一个人硬生生的把这头嚎叫的大猪摁在了门板上。师傅眼疾手快,拎起一把尖刀,瞄准猪的颈部,瞬间白刀子进去,殷红的猪血喷涌而出,被事先准备好的一只缸接住。
接下来的事儿就简单多了,宰猪师傅手脚麻利,如“疱丁解牛”般,滚水浇猪、刮毛、开膛剖肚、肢解。方大爷一直忙前忙后,忙个不停。一股很浓的年味在小院子里弥散开来。
两个小时后,师傅将这头猪整理完毕,一称竟有400斤壳子(净重)。方大爷叫师傅分割了一部分肉,每份2斤多,用草绳捆住一端,送给亲朋好友品尝。
晚饭的时候到了。宰猪的师傅、亲朋睦邻众人挨挨挤挤,围坐一桌,喝猪晃子(猪血)酒。满桌下酒菜,大部分都是出自年猪身上,剩下的就是自家种的。杯觥交错间,一年的辛劳消融在红烧肉的芳香和白酒的香辣里。
方大爷只喝了小半杯,脸上便泛起红光。他说,明年春三月还捉一头猪来养。(赵国平/文)
声明:
1、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桐城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2、桐城网原创新闻稿,多来源于实地走访和网友投递稿件审核之后编发,版权均属桐城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桐城网新闻热线:0556-6191218;
投稿专用:tongchengwww#qq.com(注:使用时请将#改为@即可);客服QQ:1583285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