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农家书屋成村民“充电”好地方

2015-02-08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3月1日,笔者走进桐城市新渡镇香山村“农家书屋”。东面的书架上有500多种图书、1500多册,西面挂着30多种杂志、报纸,北面码着100多种电子音像制品,屋的三方摆放一排长条桌子,周围七八位村民正在认真看书读报。

自打桐城市建起“农家书屋”,很多农民开始告别传统的生活习惯,学文化、学科技的越来越多,思发展、想致富的与日俱增,农村的生产生活习惯明显改变。不少村以“农家书屋”为依托,大力组织开展“多读书、读好书”、“讲文明、树新风”、“拥军优属”、“计划生育文明户”等评选活动,通过典型带动形成学科技、树新风的良好风气。

为满足农民对文化生活和科技知识的迫切需求,改善农村文化环境,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桐城市自2008年开始将“农家书屋”列入民生工程。5年来,各级财政共投资438万元,在桐城市219个村建起219个“农家书屋,全部向村民开放。农家书屋建设资金由政府投入,每个农家书屋建设资金标准是2万元。中央财政按50%给予补助资金,其余部分按照省与县7:3的比例承担,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全部用于出版物采购;市财政配套资金,专项用于采购农家书屋书橱、桌椅、牌匾、薄册等辅助设施。

农家书屋的房屋由所在村解决,要求每个书屋可使用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屋内配备图书不少于1500册,种类不少于500种(含必备书目);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每个书屋配备书橱不少于4组,并配备桌椅等基本阅览设施。有条件的可以自行配备放像机、电视机、电脑等设备。每个书屋应悬挂统一标牌,管理制度和借阅制度上墙,并备有出版物登记簿、借阅登记簿、需求登记簿等簿册。每个书屋要选配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和管理能力、热心公益事业的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保证固定的开放时间,实行免费借阅。

“农家书屋”的建成,使农民不用出村就可以读书、看报、学知识,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农家书屋”中挖到了“金元宝”。农家书屋,正成为农民精神文化的乐园和科技致富的加油站。很多农民深有感触地表白,建金屋,建银屋,不如给老百姓建个书屋!(项并玉 孙传银/报道)


声明:

1、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桐城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2、桐城网原创新闻稿,多来源于实地走访和网友投递稿件审核之后编发,版权均属桐城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桐城网新闻热线:0556-6191218;

投稿专用:tongchengwww#qq.com(注:使用时请将#改为@即可);客服QQ:1583285066。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