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个苦难的女人。她十岁多一点时,父亲就离开了人世,之后母亲瘫痪去世,丈夫又得了癌症,她到处挣钱借钱给家人治病,但丈夫还是撒手人寰,也早早离她而去,她在痛苦命运不公的同时,选择了坚强,挑起了家庭的大梁,含辛茹苦把两岁的侄儿和两个女儿拉扯成人。她的美德传千里,她就是孔城镇跃进村农妇吴菊梅,其家庭今年3月被授予“桐城市美德在农家示范户”荣誉称号。
她父亲生前体弱多病,母亲身体也不好,而且瞎了一只眼。父亲死后,她便歇了学,小小的她就东奔西走,到东至摘茶,到江苏摘棉花......队里运木材,缺少人手,十几岁的她,为了生计,咬着牙与大伯大爷们一起扛。常常是一趟扛下来,肩膀皮都塌掉一层,火烧火燎的。大伯大爷们心疼她,劝她别扛,会把人扛伤的。可她不扛,家里的生活又怎么维持得下去?
由于过早参加劳动,家里也没有什么吃的,她身体极其虚弱。全家人的日子全部指望在她,她感觉天要塌下来了,可当她干活回到家门,看到母亲期盼的眼神,她觉得她不能趴下去,她要用瘦弱的身体、勤劳的双手,用坚强的爱,撑起这个家。
屋漏偏逢连夜雨。她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在东至,年仅30岁就得了癌症,无力医治,家庭一贫如洗。嫂嫂后又离家出走,丢下了不足两岁的侄儿。哥哥去世,料理完后事,她把侄儿接回到自己的身边抚养。
为了家庭,为了侄儿,她放弃了离开娘家嫁出去的念头。有热心人撮合,丈夫招到了她娘家,成了上门女婿。丈夫是砖匠工,在工地上干活,顾不了家,她把家务包了下来,田地活也基本上是她干。丈夫活累,她心疼他,有一点吃的都先留给丈夫、侄儿吃,自己舍不得吃。日子虽过得很清苦,但也还温馨。
两个女儿相继出生,虽多了生机与活力,但家庭也多了压力。命运是对她是不公的,这时母亲又瘫痪了,她除了忙农活,还要照料母亲,照顾侄儿。侄儿得过脑膜炎,行动有些不利索,行为有些不正常。后母亲去世,刚把母亲送上山,一个巨雷又打了下来,丈夫得了癌症。她瘫到了,欲哭无泪,她悲叹老天为何不开开眼,她想到了死,拿了一瓶农药,准备往嘴里灌,这时两岁的小女儿哭喊到“妈妈--”。女儿一声哭喊,喊醒了她,“我不能死,得活着,坚强地活着,两个女儿需要我,侄儿需要我,丈夫需要我……”她擦干了眼泪,重新振作起来……
她到处挣钱、借钱为丈夫治病,还是无力挽回丈夫的性命……丈夫离世后,她一人顶起了整个家。为了多点收入,她除了种田外,还养起了种猪,繁殖。侄儿与闺女大了些了,为了供他们上学,她拉起了大板车,农闲时运输起货物。有一次上坡时,她拉不动,车子往下滑,最后如脱缰的野马,把她拽下了一个鱼塘,腰折了……为了这个家,她每天像一个陀螺一样不停地转着…….
在她的操持下,如今侄儿娶了亲,生活在她一起;女儿正在读大学。可女儿读大学需要钱,丈夫生病借的钱也还没还完。一家几口的生活还得靠半百岁的她艰难支撑,她也想社会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她说日子不管多艰难,她都将坚强地继续扛下去……
声明:
1、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桐城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2、桐城网原创新闻稿,多来源于实地走访和网友投递稿件审核之后编发,版权均属桐城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桐城网新闻热线:0556-6191218;
投稿专用:tongchengwww#qq.com(注:使用时请将#改为@即可);客服QQ:1583285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