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合作社让桐城林农坐上致富快车

2015-02-08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龙琳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阳春3月,在安徽省桐城市范岗镇挂镇村、万元村的山场,山脚下,田里的水芹绿汪汪,瓜蒌攀缘而上;山上,油茶和各种绿化苗木沐浴阳光茁壮成长。

这是桐城市兴农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部分“家当”。2011年,桐城市牯牛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瞄准林业产业化市场,流转挂镇村和万元村8000多亩荒山和农田,发展油茶、绿化苗木,种植瓜蒌和水芹。为带领当地农民抱团致富,公司总经理华长虹又与12户农民共同组织成立了桐城市兴农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吸收657户农户为社员,组成利益共同体。2012年,公司又投资800万元建成农副产品加工车间,解决了100多名富余劳动力就业,务工农民年收入达两万元。昔日长满杂草、坟茔林立的荒山草地,如今已被整齐的油茶和绿化苗木覆盖,展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桐城市兴农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民规模造林、抱团发展、共同致富,是桐城市近年来深化林业改革、促进林业向纵深发展的一个缩影。

桐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长江北岸,大别山东麓,不仅享有“文都”盛誉,而且林业资源丰富。全市林地面积73.2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1/3;森林覆盖率达27.8%,活立木蓄积量200万立方米。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入,桐城市将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重要抓手,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促进森林资源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实现由传统林业经营模式向现代林业经营模式转变。从组织领导、产业带动、政策扶持和技术服务等多方面,加强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发展。

全市成立了林业部门牵头的工作组织,由市分管领导负总责,明确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工作重点和思路。鼓励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纽带,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发挥“建一个组织、兴一份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作用。在项目、信贷和财政等方面,桐城市明确对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予以支持,着力培育一批有组织制度、有合作手段、有较大规模、有明显效益的“四有”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在推进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中,注意开展多层次、多角度信息服务,为农民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做好服务;定期聘请专家,集中或分散对合作组织成员进行技术培训,向农民传播新的经营理念;规范内部组织结构,指导合作社严格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有关规定,制定《章程》和实施细则,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实行民主管理,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在政府的鼓励支持和指导下,全市林业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目前主要有两种合作模式:一是农户以自有的山、田、地和地面附着物折股入社;另一种是以资金直接投放入社。成立专业合作社后,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将合作社、公司和农户捆绑在一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合作社、公司实行规模经营,获得规模效益;农户既获取土地流转费,又在基地务工,收入明显提高。2012年,桐城市林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

桐城市永椿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内部运营模式上,以流转大户为主导,通过事先约定方式向农户无偿提供小苗种植,到成品期后由合作社按市场价回收。在管理模式上,一是党支部管理,由党员先行入社,带动其他农户入社;二是技术管理,由基地技术员免费向社员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等;三是服务管理,即农户所需的农药、肥料采购、供应统一,质量安全标准和技术统一,品牌、包装、销售统一,产品和基地认证统一。在市场运作模式上,以永椿园林绿化公司为依托,由公司承接绿化等工程,合作社提供苗木,所获得利润由公司和社员共同分配,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条。如今,入社社员达300人,人均增收两万元;带动周边林农就业,户均增收1万元。

桐城市副市长雷建鸣介绍说:“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规模造林,有效避免了以往重造轻管的状况,不仅绿化了荒山荒地,带领林农抱团致富,还带动了当地基础设施的改善,路修好了,水上去了,环境变好了,推动了美好乡村建设,收到多重效益。”

如今,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已经成为桐城市林业产业发展的富民工程和新兴亮点。据统计,全市目前已有林业专业合作社21个,社员5081人,服务农户近1.4万户;其中,4家林业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第一批省级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作者:龙琳)


声明:

1、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桐城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2、桐城网原创新闻稿,多来源于实地走访和网友投递稿件审核之后编发,版权均属桐城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桐城网新闻热线:0556-6191218;

投稿专用:tongchengwww#qq.com(注:使用时请将#改为@即可);客服QQ:1583285066。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龙琳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