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追求“刺激”,桐城市有四名初中生竟然结伙盗窃,疯狂作案30余起。
3月29日,当为首的汪某再次在经常作案的场所附近闲逛时,被桐城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抓获。案件虽然破了,办案民警却高兴不起来。4月5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民警介绍,四名嫌疑人都还是在校中学生,最大的不超过15岁,为了一时的“好玩儿”,就染上了人生的污点。
食堂、小卖部被盗30余次
2012年9月23日,桐城市实验中学职工江某来到桐城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报案称,学校食堂办公室及小卖部失窃,办公室的门被撬开,办公桌抽屉被撬坏,抽屉内零钱被盗,小卖部内被盗一些饮料及零食。另外,从2011年10月份至今,食堂办公室及小卖部共被盗30余次,因每次损失的价值不大,所以校方一直没有报案。
接到报警后,桐城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带领刑事技术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勘查。据报案人江某叙述,每次被盗物品均是一些牛奶、饮料、零食及抽屉内的一些零钱。因失窃次数太多,校方还在小卖部安装了视频监控装置。民警随即调取了案发时间段的视频监控,可以看出是三个小伙子撬门进入小卖部实施盗窃的,由于视频系统没有调试好,不能看到画面人物的清晰图像。
附近发现糖纸和空饮料瓶
民警在案发周边进行勘查时,发现实验中学操场一侧的地上有许多糖果包装纸和喝过的空饮料瓶,这些跟失窃的物品一致,分析可能是偷盗者作案后在操场吃完后留下的。民警随后在操场周边发现与校外相连接的铁围栏上有一个人为剪开的洞,可以容一人通过。
经过现场一系列调查,办案民警分析,此案的作案人对学校内的环境相当熟悉,极有可能曾就读于或有熟人就读于该校,排除了外来人员作案嫌疑。而从偷盗的物品分析,作案人应该年龄不大;通过现场视频及报案人陈述,作案人员应该在三人以上。同时,刑事技术人员在现场提取了几枚有价值的指纹,带回作进一步比对。
随后,民警对实验中学老师及附近群众展开了大范围的走访调查,但未取得有价值的线索。同时将该市近两年来所有未成年人犯罪的嫌疑人进行了一次梳理,通过情报资料中的指纹比对,发现汪某的指纹和本案现场提取指纹中的一枚相吻合,由此确定汪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为了一时刺激“好玩儿”
当民警抓获汪某时,见到的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通过民警耐心地说服教育,汪某最终交待了他伙同其他三人盗窃的犯罪事实。
经查,2011年10月份至2012年10月份,汪某伙同就读于实验中学的宋某等三人,多次窜至桐城市实验中学食堂小卖部,通过翻窗或撬门等手段,盗窃食品、饮料、现金等物品,作案30余次,涉案价值2000余元。
案件虽然破了,但是办案民警却高兴不起来,反而心情特别沉重。四名嫌疑人都还是在校中学生,最大的不超过15岁,为了一时“好玩儿”,染上了人生的污点;而之后的继续作案,却是缘于他们所说的“偷盗成功后感觉很刺激”。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青少年如何能抵住诱惑,健康成长?希望借此案能引起更多家长和社会的关注,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在叮嘱他们注意安全的同时,还要教育和引导孩子遵纪守法,不要沾染恶习。
(文源:安庆网络广播电视网)
声明:
1、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桐城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2、桐城网原创新闻稿,多来源于实地走访和网友投递稿件审核之后编发,版权均属桐城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桐城网新闻热线:0556-6191218;
投稿专用:tongchengwww#qq.com(注:使用时请将#改为@即可);客服QQ:1583285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