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集中隔离点的工作区一角。

图为2月13日的菜单。
图为厨房一角。
为彻底阻断疫情传播,2月7日,桐城市正式启用设在市委党校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当日接收了10名留观人员。2月13日,在集中隔离点正式启用一周后,记者前往探访集中隔离人员的生活状况。
管理情况如何?——全程无缝对接,阻断疫情传播源
走进集中隔离点一楼大堂,记者看到:身着防护服、戴着口罩的医护人员与值班人员正在进行人员登记、测温工作。据了解,这栋楼原先一楼是饭店,2至5楼是党校学员住宿处,在留观人员入住之前,整栋楼作了专业消杀和改造。
一楼设有值班室和厨房,24小时专人值守;二层为工作区,加装了一道玻璃门,并将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的工作区域分隔开;三至五层为留观区,设有46个单人隔离观察房间。
该隔离点共有来自市公安局、卫健委、疾控中心、各医院及卫生院的28名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另有留观人员所在镇街包保干部1-3名,设有综合协调组、防控消毒组、健康观察组、信息联络组、后勤保障组和安全保卫组,全面保障留观人员的日常需求和个性化需求。自隔离点启用以来,转运接收、值班考勤、工作日志、体温档案等工作机制有效运转。
据综合协调组负责人陈德胜介绍:这里实行三个“严”:一是严“进”,留观人员到来后,其衣物全面消杀以后,从专用通道进入观察房间;二是严“管”,一人一单间进行隔离,隔离期间严禁外出走动;三是严“出”,隔离到期以后,实行五个确认制度,再由乡镇(街道)安排专车送他们回家。
如何开展健康监测?——安排很细致,确保他们安心隔离
“医生通过电话和微信联系留观人员,早晚各测一次体温,如发现异常,及时按照医疗规范采取处理措施。自2月12日起,每天为他们发放两袋‘预防新冠肺炎汤药’,由医护人员指导服用,增强他们抗病毒能力。”陈德胜告诉记者。在这里,每个隔离观察房间配有空调、电视、电脑、WIFI、热水器、独立卫生间,留观人员“居家”设施应有尽有。
留观人员住在3至5楼,严禁出门走动,楼道走廊装有监控,设置了留观人员专用通道,除了医务人员,所有工作人员不得上楼,每天消杀、测体温、送饭、收集垃圾以及物品代购,都由医务人员上楼处理。在这里的医护人员都非常辛苦,从集中隔离点启用以来,他们一直没有回过家。仅仅是送饭一项,三层楼,40多个房间,两名医护人员穿戴防护服、护目镜,行走艰难,一餐送下来,全身汗湿。
此外,集中隔离点还配有心理疏导热线和专职心理疏导医师,帮助他们缓解紧张焦躁情绪。目前,该隔离点陆续收住了47位确诊对象的密切接触者,其中16人已经转出或解除隔离留观。
留观期生活怎么样?——服务很周到,和住宾馆没有两样
“住得比家里都舒服啊!”留观人员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他已被隔离13天了,吃的、住的、用的跟宾馆没有两样,他每天在房间里看看电视、刷刷抖音、玩玩游戏,随时可以跟家人通电话。
隔离期间,基本上都是每人一个单间,但小孩子除外。“我家小孩尿不湿快用完了,你们能不能帮我买一下?”入住的第二天,有位母亲给龙眠街道包保干部彭志锋打电话。接到电话,彭志锋马上出门,考虑到孩子才2岁,细心的他还给孩子买了双棉拖鞋,转交给医务人员。
彭志锋告诉记者:在这里,每个留观人员都有镇街包保干部的联系方式,只需要一个微信或者一个电话,他们就会帮留观人员解决生活上的难题。除了这些,他们也会主动联系留观人员,拉拉家常,聊聊天,帮助他们安全度过隔离期。
在一楼大厅,记者看到吧台前摆放着当天的菜单:中午有牛肉烧萝卜、花菜炒肉片、青菜、平菇汤;晚饭是肉烧千页豆腐、蒜苗炒肉丝、大白菜和西红柿蛋汤。负责供餐的安徽博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三餐饮食荤素搭配,每天不重样。每天定好菜单,当天采购,现场制作、打包,确保他们吃上新鲜安全的菜品。”除了正餐,还提供水果、牛奶、饼干等零食供留观人员食用。
在这里,所有留观人员最大的愿望是:疫情能快点过去,可以早日回家;所有工作人员最大的愿望是:每一名留观人员可以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