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桐城市工业经济以科技创新建设为重点,以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为主线,实施“科技引领、创新转型”战略,提升了产业的能级,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2012年,在全国、全省经济发展总体回落的的大趋势下,桐城市工业经济始终保持着平稳强劲的发展态势,实现逆势上扬。
日前,记者走进安徽白兔湖动力公司车间,该公司是一个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企业,近年来,公司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以科技进步,自主创新为先导,不断强化技术中心建设,形成了以技术中心为核心的多层次技术开发体系。引进了合工大、北京理工、上内所等博士,把高校和研究所纳入公司创新体系的一部分。公司连续三年研发投入超过企业销售收入的4%,三年来,共投入研发费用4650万元。目前,公司跻身全省百强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安徽白兔湖动力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2011年有5个产品,2012年有6个产品获得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012年又获得省级自主创新品牌示范企业。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汽缸套进入行业前三,全国占有率17%,铝活塞全省第一,全国占有率8%,曲轴全国前六,占有率6%。
输送机械是桐城市工业发展的传统和支柱产业之一,2012年,以攀登、盛运、扬帆三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核心,以新瑞、同力、凯达、永生等规模企业为集群主导企业,建立了“安徽省输送机械(桐城)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桐城市输送机械的转型升级,成长为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特色优势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立于2003年的安徽凯达重工集团在发展的同时,抢抓机遇,坚持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谋求新发展。
据了解,桐城市从2002年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至2012年,已拥有盛运、金光、攀登等14家高新技术企业。去年,桐城市14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工业总产值达到39.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2%。目前,桐城市正逐步形成以输送机械、羽绒家纺、生物制药和汽车部件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体系。
2012年,桐城市规模工业总产值387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96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7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近20%。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技术中心2家,省博士后工作站1家。科技创新有力的促进了桐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随着国家加快宏观经济转型升级,桐城市及时调整了工作策略,由重点做大总量向重点提升质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市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政策文件,明确每个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和重点项目,不断壮大4个省级产业集群和6个国产级产业基地。
2012年全市完成工业技改投资85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为68.7%,同比增长37.3%,全市技术改造新上项目67项,比2011年同期增长13项,为全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有力促进了桐城市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实现创新的基础性工作,是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要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桐城市的工业经济就一定能实现“稳中求快、好中求超”的目标,实现跨越发展。
撰文:桐城台/叶远帆 谢正芳
————————————————————————————————-
图片:网络搜索,按文配图 采编:桐城网
声明:
1、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桐城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556-6191218;邮箱:admin#itongcheng.com (投稿用,使用时将#改为@即可)
声明:
1、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桐城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2、桐城网原创新闻稿,多来源于实地走访和网友投递稿件审核之后编发,版权均属桐城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桐城网新闻热线:0556-6191218;
投稿专用:tongchengwww#qq.com(注:使用时请将#改为@即可);客服QQ:1583285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