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什么叫“桐城派”?

2015-02-08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桐城派,是清代的一个散文流派。创始人是方苞,继承发展者很多,但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刘大櫆和姚鼐。因为方、刘、姚都是安徽桐城人,因此得名“桐城派”。

桐城派的文论,以“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成为一个体系。“义法”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十二诸侯表序》,方苞拿来以论文。他说:“义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又书货殖传后》)。所谓言有物,指文章的内容;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他的义经法纬之说,是要求内容和形式相统一。从“义法”说出发,他主张古文应当崇尚“雅洁”,反对俚俗和繁芜。刘大櫆发展了方苞关于“法”的理论,进一步提出“因声求气”说,探讨了散文的艺术性。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强调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合一,“以能兼者为贵”。他还把众多不同的文章风格,归纳为“阳刚”、“阴柔”两大类。

桐城派的文章一般不用骈句,不罗列材料,语言通畅清顺,很有特色。代表作有方苞的《狱中杂记》、姚鼐的《登泰山记》等。

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时间上从康熙时一直绵延至清末;地域上也超越桐城,遍及国内。主要人物除方、刘、姚外,还有方氏门人沈彤、王又朴、沈庭芳、王兆符、陈大受、李学裕,刘大櫆门人王灼、吴定、程晋芳等,姚鼐门人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等。追随梅曾亮的还有朱琦、龙启瑞、陈学受、吴嘉宾、邓显鹤、孙鼎臣、鲁一同、邵懿辰等。



采编:桐城网;稿源:(转自:中国华文教育网)

——————————————————————

声明: 1、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桐城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桐城网新闻热线:0556-6191218;

       2、桐城网原创新闻稿,多来源于实地走访和网友投递稿件审核之后编发,版权均属桐城网所有,未经桐城网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将独家新闻私自修改水印标签另作它用者,责任自负。 桐城网邮箱:admin#itongcheng.com (投稿可用,使用时请将#改为@即可);客服QQ:1583285066。


声明:

1、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桐城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2、桐城网原创新闻稿,多来源于实地走访和网友投递稿件审核之后编发,版权均属桐城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桐城网新闻热线:0556-6191218;

投稿专用:tongchengwww#qq.com(注:使用时请将#改为@即可);客服QQ:1583285066。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