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旅行社行程增设购物并非“人人喊打”

2015-02-08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日前,济南一家旅行社开通了济南至安徽桐城、天柱山三日游新线路。5月20至22日,该旅行社组织省内数十家旅行社及7家新闻媒体,前往桐城、天柱山进行踩线考察。本报记者亦在同行之列。作为安徽知名旅游目的地,游览过程中都有哪些亮点?当地旅游发展有什么经验可供借鉴?记者在此将3天旅途中的部分见闻体验和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以供参考。

“六尺巷”里论诗学“谦让”

“三日游”的第一站是参观文都桐城的孔城古街和“六尺巷”。

六尺巷可算作桐城旅游的招牌,是去桐城的必看景点。走进名为“懿德流芳”的牌楼,进入一片石板铺路、树高荫深的院落,就到了六尺巷。

随从的导游如此介绍:清康熙年间,宰辅张英与桐城吴氏两家老宅相邻。在一次宅基地问题纠纷时,张家希望远在京城的张英用职权“摆平”吴家。不料张英却只写了首打油诗,指示家人不妨让出三尺地,吴家听闻后大为感动,于是两家各让三尺,形成了一条六尺巷。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走在六尺巷,一位游客背诵着张英的打油诗,同行的游客中一下子热闹起来。

“我们又不是秦始皇,人家是建万里长城,我们只是盖个房子,又何必去计较三尺五尺呢?”一位女游客如此“解读”张英原诗;“你这么理解不对,诗的意思是说,万里长城如此雄伟,秦始皇死后啥也带不去。再多的财富再大的房子,死后也是两手空空。”另一个游客纠正道;“这首诗是说与人交往要眼光长远、要谦和大度,不要斤斤计较钻牛角尖……”

游客们七嘴八舌地争相表达自己的见解,以至于导游提醒“游览时间到了”,大家才意识到光顾着“论诗”,却忘了拍照留念。

桐城市旅游局副局长严智称,原先的张、吴两宅早已不复存在,现在六尺巷景点是安徽省荣军康复医院的院区,以后打算将医院搬迁,在原地重建“宰相府”,挖掘六尺巷的文化内涵,发展文化旅游。

酒厂设计成景区,旅游与营销双赢

5月21日,在桐城的最后一站是参观黄梅酒业,这是利用“黄梅戏之乡”这块招牌,新近打造的酒业公司。

2009年,该酒厂投资兴建时,一改传统企业建设理念和模式,将整个厂区设置成花园式布局,整体建筑黑瓦白墙,完全一副徽派风格。置身其中,伴着浓浓酒香,游客可以徜徉在奇花异石之间,体验久远的徽派古建筑,同时,还能置身酿造车间、灌装车间等,亲眼感受一瓶酒从酿造到包装成品的全过程。

除此之外,该公司还投巨资在厂区营建了黄梅酒业文博园,里面既有酒文化博物馆,又是一处微缩的桐城历史博物馆,陈列着桐城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和民俗文化,在文博园内还专门建立了一处黄梅戏剧场。据悉,该酒厂(景区)正积极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严智告诉记者,目前,包括文博园在内的整个厂区,全是免费开放的,所有到桐城旅游的游客,都会被推介到此,这已经是桐城一处重要景区。“通过这种模式,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对黄梅酒业起到宣传推介的作用,游客之间口口相传的‘广告效应’,甚至比在电视上花上百万元做广告要好。”


声明:

1、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桐城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2、桐城网原创新闻稿,多来源于实地走访和网友投递稿件审核之后编发,版权均属桐城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桐城网新闻热线:0556-6191218;

投稿专用:tongchengwww#qq.com(注:使用时请将#改为@即可);客服QQ:1583285066。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