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起,中国文学史和中国辞书史上首部以一个文学流派——桐城派为研究对象的文史工具书在桐正式启动编纂工作。此举标志着桐城在挖掘“文化富矿”上迈出了敢为人先的新步伐。近3年,桐城市文化建设大步赶潮,亮点纷呈。
文化名片激发“新气场”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桐城,文化底蕴深厚,桐城派和黄梅戏,在中国文化百花园中独树一帜。立足特色和优势,该市把文化传承和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投入200余万元,相继推出黄梅戏《桐城六尺巷》、《惊天一兰》等精品力作。其中《桐城六尺巷》不仅获文华奖提名奖,而且改编成数字电影在全国公映,并获华表奖提名奖。
该市把建设文化载体和打造特色品牌紧密结合起来,推出了桐城文化节、文都讲坛、北大企业家论坛桐城基地等知名文化品牌。该市把提升文化影响力与文化“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该市黄梅戏艺术传播有限公司先后在全国各地商业巡演500多场次。目前,该市正在推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
文化惠民催生“新地标”
该市科技馆、图书馆、体育馆等一批重点文化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13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217家农家书屋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等重大文化工程加快实施,博物馆、图书馆和文化馆(站)全部实现免费开放,文化下乡活动逐年丰富,严凤英戏迷俱乐部、青草腰鼓队等民间文艺团体常年活跃在基层,极大丰富了城乡居民文化生活。
今年以来,该市加速推进严凤英大剧院、桐城院线、桐城文体中心、“三街一巷”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宰相府重建工程等文化项目,让老百姓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让各阶层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加有效的满足。
文化富民渐入“新境界”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市文化市场主体已达3000余个,资产总计80余亿元,从业人员近5万人,初步形成了以包装印刷、文化旅游、工艺美术为骨干的文化产业体系,桐城因此成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文化旅游名城”。
重大文化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龙眠河城区景观带全面竣工;安徽中国桐城文化博物馆、翰墨街工程现已进入扫尾阶段,有望9月底全部开放运营;仙龙湖旅游度假区中国活海·欢乐水世界项目去年6月正式投入运营,后续项目正在建设中。2012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总产值35亿元,约占年度GDP的18%,文化产业已成为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亮点。
文化育人力树“新风尚”
该市通过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活动、首届桐城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绿色网站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公民道德水平和城乡文明程度。
据悉,安徽桐城2010年再度荣获“第二届安徽省文明县城”称号,2012年,新渡镇成为全国文明镇,市建行成为全国文明单位,香山村成为全国文明村。2013年,笪秋香荣登中国好人榜,徐智明、吴学学等3人当选“第三届安庆市首德模范”;赵峰、钱韵芬荣获“第三届安庆市道德模范”提名奖。胡健、笪远根、欧阳兵平等为代表的20名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宣传在该市引起强烈反响,“学模范、见行动”在桐城市蔚然成风。
————————————————
采编:桐城网;源自:合肥在线-合肥晚报;记者:占思海;原链:http://www.hf365.com/
声明: 1、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桐城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桐城网新闻热线:0556-6191218;
2、桐城网原创新闻稿,多来源于实地走访和网友投递稿件审核之后编发,版权均属桐城网所有,未经桐城网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将独家新闻私自修改水印标签另作它用者,责任自负。 桐城网邮箱:admin#itongcheng.com (投稿可用,使用时请将#改为@即可);客服QQ:1583285066。
声明:
1、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桐城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2、桐城网原创新闻稿,多来源于实地走访和网友投递稿件审核之后编发,版权均属桐城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桐城网新闻热线:0556-6191218;
投稿专用:tongchengwww#qq.com(注:使用时请将#改为@即可);客服QQ:1583285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