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导致桐城市的水稻旱情和高温热害不断发展。截至目前,该市受灾人口10.5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8.7万亩,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760万元。面对如此严重的旱情,该市及时调拨资金、科学调度、多部门联动,多管齐下,共同抗旱救灾。
部门联动 深入一线抗旱救灾
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迅速制定抗旱救灾方案,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行多部门联动协作机制,紧急调动3个抗旱组到各镇(街道)指导抗旱,安排排灌站技术人员到沿湖沿河地区检修提水机械;农业部门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抗旱保苗;民政部门深入旱区,查灾核灾;气象部门及时发布农业气象灾害信息,积极做好人工增雨作业准备;发改委、财政部门加强资金调度,物资、商务、供销、石油、电力等部门积极组织好涉农物资,保证及时供应。同时,实行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科学调配,沿河地区拦河打坝,拦提引一切活水;丘陵地区的塘坝,实行"一塘一锹一长"制,统一管水、放水;山区采取挖河渗、掏泉水办法,广辟水源,千方百计满足生活用水。
据统计,截至8月12日,全市已累计开动提水机械2.2万台套,总装机2.4万千瓦,投入抗旱用电245万度,抗旱用油112吨,投入抗旱资金440万元,其中群众自筹280万元。
抓住契机 成功实施人工增雨
“下雨了,下雨了!”人们奔走相告。8月19日下午四时许,连续20多日无雨的龙眠大地喜降甘霖。这场喜雨是桐城市人工增雨的一次成功实践。
记者当日从市气象局了解到,近期该市气象局技术人员一直密切关注天气形势,伺机实施人工降雨。19日午后13:00至15:30,该局在范岗镇铁铺村境内先后两次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共发射增雨火箭弹10枚,增雨效果明显,全市普降喜雨。截至当日17时,全市降雨量3-70毫米,其中4个站超过40毫米,1个站超50毫米,铜锣站最大69毫米,作业点24毫米,市区19毫米。此次降雨有效缓解了旱情。
包点包片 抗旱治虫真抓实干
面对持续加重的旱情,桐城市种植业管理局全体职工抗旱期间取消双休日,实行包点、包片指导,定人定责,深入抗旱一线调查了解苗情、墒情、病虫情和灾情,开展技术指导;强化信息调度,加强苗情、墒情和病虫情监测,各地旱情、灾情和抗旱保苗情况实行日报告制度。
7月下旬以来,该局已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水稻高温热害的危害性及防治技术措施,全系统技干深入抗旱一线,全面开展技术指导。
----------------
采编:桐城网;稿源:互联网 http://news.gmw.cn/newspaper/2013-08/24/content_2009647.htm
声明: 1、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桐城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桐城网新闻热线:0556-6191218; 2、桐城网原创新闻稿,多来源于实地走访和网友投递稿件审核之后编发,版权均属桐城网所有,未经桐城网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将独家新闻私自修改水印标签另作它用者,责任自负。 投稿专用:tongchengwww#qq.com(注:使用时请将#改为@即可);客服QQ:1583285066。
声明:
1、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桐城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2、桐城网原创新闻稿,多来源于实地走访和网友投递稿件审核之后编发,版权均属桐城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桐城网新闻热线:0556-6191218;
投稿专用:tongchengwww#qq.com(注:使用时请将#改为@即可);客服QQ:1583285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