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硕士回炉学焊工”谈起
2013年夏天据说是“史上最难就业季”,699万高校毕业生人数创下历史新高。在招聘岗位不增反减的背景下,职校生求职状况却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与本科生、研究生的就业难形成极大反差。面对“冰火两重天”的就业景象,7月30日,山东34岁的文学硕士李强来到该省莱芜技师学院报到,开始为期两年的焊工技术学习。
文学硕士“回炉”学焊工,是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的一次“焊接”。李强说,这是他经过三年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在青岛,蓝领的工资要比白领高得多” 。不做“苍白领”,要做“金蓝领”,高学历泛滥的时下,适时转换跑道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更有可能独占先机,赢得成功。无独有偶,合肥鲲鹏汽修厂的林鹏也是当年莘莘学子中另辟蹊径的佼佼者。2008年夏参加完高考后,自幼酷爱汽车的林鹏决定到桐城望溪职高学习汽修专业。力排众议后,林鹏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先后在市级、省级汽修技能大赛中名列前茅,并代表安徽省参加2009年全国丰田杯职校学生技能大赛,获奖后当场被太原市大众汽车站高薪聘请。如今,不到三十岁的林鹏已经拥有自己的汽修厂。
其实,我国自古就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职业平等观念;在德国,蓝领、白领与公务员之间的社会地位没有高低之分,技术高超的技工是“德国制造”引以为豪的本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强调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时,指出要“统筹职业教育发展”、“完善国家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进一步提高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早在2009年,我省就制定《安徽省职业教育大省建设规划》,之后又出台了“免费入学”、“助学金”、“实习实训计酬”等一系列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的鼓励政策。职业教育“曙光”背后的推手正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不少人仍坚持“学而优则仕”的传统理想,彷徨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
诚然,就业人口基数大、“僧多粥少”本就是矛盾根源之一,保持独立思考精神,冷静分析客观形势和主观愿望,防止盲目跟风导致“堵车”后果,也是待就业青年必备的素质。就业难,难在因循守旧的成才观念陷入固有的“车辙”,以为白领、精英的生活才是成功的唯一标志;难在“屠龙之技”无法与现实社会接轨;难在眼光紧盯前人脚后跟,不期几年后“热门”变“冷门”。抛却高职生是“高考垫底”、职校毕业当技工是不得已的下策的传统偏见,摒弃“学历崇拜”,才能使自己走向更广阔的成才道路。社会舆论理应营造职教与普教平等、尊重技术与创造的氛围,扭转“一窝蜂”的就学和就业倾向,引导广大青年树立科学和理性的求学观、择业观、成才观。
(来源:桐城报道)
----------------
采编:桐城网;稿源:http://www.tongcheng.gov.cn/showWebNoteList.action?newsId=3122&x=1&flag=3;作者:千里
声明: 1、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桐城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桐城网新闻热线:0556-6191218; 2、桐城网原创新闻稿,多来源于实地走访和网友投递稿件审核之后编发,版权均属桐城网所有,未经桐城网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将独家新闻私自修改水印标签另作它用者,责任自负。 投稿专用:tongchengwww#qq.com(注:使用时请将#改为@即可);客服QQ:1583285066。
声明:
1、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桐城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2、桐城网原创新闻稿,多来源于实地走访和网友投递稿件审核之后编发,版权均属桐城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桐城网新闻热线:0556-6191218;
投稿专用:tongchengwww#qq.com(注:使用时请将#改为@即可);客服QQ:1583285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