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安徽桐城:高温下的巡线工

2015-02-08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为了保障供电线路的正常运行,桐城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的巡线工们要常年沿着供电线路巡线。巡线工对杆塔进行全方位评估,从检查导线、地线、金具、绝缘子、塔材及塔材紧固程度、接地装置,到检查杆塔有无倾斜、锈蚀、裂缝、铁塔基础或螺栓有无松动,是否存在其它隐患等情况,无论寒冬还是酷暑。

正常情况下,巡线工每个人每个月要巡视200多基杆塔,在大山深处徒步行走近千里路,一年下来几乎就是一个“万里长征”,他们长年忍受着艰难、孤独。一双双鞋底磨破的胶鞋,一双双掌心磨穿的手套,记录下他们平凡而艰辛的每一天。而这一切的背后是一种责任支撑着他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昨天的足迹。风餐露宿寻常事,孤苦艰险不言愁,翻山涉水只等闲,甘于奉献不言悔。与其说亘长连绵的电网是一座座杆塔支撑着,不如说是可敬可爱的巡线工们的一个个平凡的工作日支撑着。

一双双鞋底磨破的胶鞋,一双双掌心磨穿的手套,记录下他们平凡而艰辛的每一天。而这一切的背后是一种责任支撑着他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昨天的足迹。

重走昨天的路

7月30日,桐城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的巡线工在距城外花园桥城黄线5#号杆巡线。正值盛夏时节,天空中没有一丝风,天气闷热。一大早,巡线工郑重和吴辉便穿上工作服,戴上安全帽,背上“百宝囊”,走过齐人高的灌木,来到城西变电站后山35千伏高压输电线路第一基塔杆下,开始巡查城黄324线路。

城黄324线路,是桐城唯一的一条35千伏高压输电线路,也是唯一一条山区线路,已运行了十几年。这几年用电负荷剧增。一到夏季,桐城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的郑重和同事们就忙得不可开交。巡线工对杆塔进行全方位评估,从检查导线、地线、金具、绝缘子、塔材及塔材紧固程度、接地装置,到检查杆塔有无倾斜、锈蚀、裂缝、铁塔基础或螺栓有无松动,是否存在其它隐患等情况。

像这样的杆塔,一名巡线工一天要检查至少20基,走近14公里山路。两座山头之间的两基杆子,一上一下远比线路的水平距离长。巡线时,他们手里拿着红外线测温仪测温,还要背着一个十几斤重的背包,里面装着绳索、安全带、扳手、钳子、尺子、望远镜等工具。一天走下来,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常年巡检,郑重他们早已在荆棘丛中踩出一条小径。山坡很陡,不小心一脚踩空了就可能滑下去,每一步都要走得小心翼翼。

正常情况下,他们每个人每个月要巡视200多基杆塔,在大山深处徒步行走近千里路,一年下来几乎就是一个“万里长征”,他们长年忍受着艰难、孤独。一双双鞋底磨破的胶鞋,一双双掌心磨穿的手套,记录下他们平凡而艰辛的每一天。而这一切的背后是一种责任支撑着他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昨天的足迹。这种责任源自他们内心的对工作、对家庭、对事业的热爱。这种爱,支撑起一条条稳固的输电线路。风餐露宿寻常事,孤苦艰险不言愁,翻山涉水只等闲,甘于奉献不言悔。与其说亘长连绵的电网是一座座杆塔支撑着,不如说是可敬可爱的巡线工们的一个个平凡的工作日支撑着。

汗珠顺着他们的脖颈淌下来,很快将后背打湿。郑重似乎浑然不知,全神贯注拿着望远镜,重点查看杆塔导、地线、金具、瓷瓶等设施,并估测线下树障的安全距离。确认周边环境良好,无外力破坏后,他们才算完成一基杆任务。

线路杆塔,检查入微

记者站在山坡上放眼望去,线路从山脚顺着山沟一直延伸过来,山沟中树木丛生。树丛中红色的安全帽在晃动,走走停停,不时地抬头举起手中的望远镜、测温仪,重复着枯燥的、机械的动作。

站在塔下的坡地上,郑重从包中取出望远镜,对杆塔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他的眼睛像扫描仪一样,从导线、地线、金具、绝缘子、塔材及塔材紧固程度、接地装置等处缓缓扫过,检查杆、塔有无倾斜、锈蚀,杆、塔基础或螺栓有无松动,接线有无损伤和断股,是否存在其它隐患等情况,然后再用相机对杆塔细节进行拍摄。随后又拿起红外测温仪,对准杆塔上的输电线开始检查。“近段时间持续高温,线路容易出现负荷超载情况,通过对线路进行红外测温,能尽早发现线路缺陷,及时整改。”郑重说。他一边检测线路温度,一边不断嘱咐旁边的同事吴辉仔细记录校对。

汗珠顺着他们的脖颈淌下来,很快将后背打湿。郑重似乎浑然不知,全神贯注拿着望远镜,重点查看杆塔导、地线、金具、瓷瓶等设施,并估测线下树障的安全距离。确认周边环境良好,无外力破坏后,他们才算完成一基杆任务。一个杆塔检测下来,巡线工师傅们的衣服已经半湿。

“越炎热,居民用电越多,电网负荷越大,就越容易出事故,因此越不能放松。”有着13年工作经验的郑重,一口气连说了五个“越”字,向记者说明巡线的重要性,但手中的笔却没有停下,他掏出笔记本,写下“通道正常,金具、瓷瓶无异常”等作为存档资料。

烈日下,山路越走越窄,越走越险。跟在巡线队员后面,高一脚低一脚艰难前行。树林里一丝风也没有,闷热得连呼吸都困难。汗水流到眼睛和嘴里,眼睛辣得睁不开,嘴里咸咸的。记者问走了多少路了,他们说,5公里多点。5公里的平地可能并不算一个很长的距离,但在连绵的山区里,一切都变得不易,尤其这里的山道沟沟坎坎,路似有似无,人迹罕至,杂草丛生。对巡线工来说,今天的巡线任务还只是完成了八分之一。

巡线队员又攀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早已是汗流浃背。眼下正值用电高峰期,高温等因素使山区的线路更容易受损。他们除了常规的巡视外,遇到特殊情况,还得组织特巡,这些都是巡线工的工作内容。只要不是暴雨天气,巡线工就得每天巡视线路和一基基杆塔的运行情况,查找每个有可能影响线路正常运行的缺陷,哪怕只是少了一颗螺栓。巡线的任务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足够的细心、耐心和责任心。

郑重说,干了十几年巡线工,感觉就一个字:累。每天回到家,已经累得散了架,晚上想陪家人出去散散步,却力不从心,尤其是夏季高温的时候,回家就是倒头一睡,饭都不吃了。

山中巡线多艰险

夏天巡线,除了容易在大山中迷路、中暑,喝水也是一个大难题,酷热、疲劳,对他们来说没什么可怕的,山上的毒蛇、毒蜂,还有山民们安放的野猪夹子,才让他们警惕。

夏天巡线,除了容易在大山中迷路、中暑,喝水也是一个大难题,很多时候山上没有泉水,都需要自备。“白天高温上山工作时候,水都没得喝,我们两个人各背五瓶矿泉水,走过五六基杆塔后基本就没有了,实在不行了,就喝山沟里的水,真的是很累很累。”郑重说道。

平日里,逢林开路是常事,巡线工们除了带上工具包,另外还有三样东西是必备的:砍刀、木棒和防蚊虫、黄蜂叮咬的药。吴辉说:“隔一阵子不走,路就会被草木包围,没有砍刀无法走。木棒用来防身,打山林中的蛇、蜈蚣等。”酷热、疲劳,对他们来说没什么可怕的,山上的毒蛇、毒蜂,还有山民们安放的野猪夹子,才让他们警惕。

“山高,草多,野刺也多,虽说天气热,但我们都要穿长袖、长裤、解放鞋,有时候,干草会划破皮肤,刺会扎进肉里、钻进鞋里,一不小心,身上、脸上就会留下一道划痕,再出点汗,疼得很。”吴辉如是说,“巡线工不仅需要体力,还要有坚强的毅力、细致的观察力,最重要的是能够忍受各种恶劣条件和孤单的工作环境。”

巡线工作异常艰苦,夏季每天要在5点之前出去巡线,大部分时候早饭就匆匆解决一下。山上看似很近的相邻基杆塔,走过去有时都要花费1个小时。山路崎岖不平,杂草丛生,野草和庄稼都长得很高,有时根本分不清路在哪里,只好拿着柴刀自己开路,顺着线路的方向慢慢摸索前进,以至于“人在草中游,上岸一身伤”。

将近中午12点,他们才完成18基杆塔的巡线任务,衣服湿透自不必说,脚底的水泡也早被磨破。“等你脚底的水泡磨成了老茧了,你才算得上合格的巡线工。”郑重笑着说道。他说这话时,嘴角分明是上扬的。

“下山转角时,看到山下万家灯火通明,心里由衷地高兴口罗。”谈到自己的工作,郑重说,“苦是苦,但你想,我们苦一点,老百姓用电才有保障。”



----------------

采编:桐城网;稿源:安庆日报8月15日05版头条;作者:罗少坤、项胜、潘月琴


声明:

1、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桐城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2、桐城网原创新闻稿,多来源于实地走访和网友投递稿件审核之后编发,版权均属桐城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桐城网新闻热线:0556-6191218;

投稿专用:tongchengwww#qq.com(注:使用时请将#改为@即可);客服QQ:1583285066。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