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桐城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为桐城市耕地保护工作再开一剂“良方”。
强化规划对耕地保护的管控。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严守耕地红线,科学划定城市发展边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
多措并举拓展耕地占补平衡渠道。每年初下达各镇(街道)新增耕地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建设任务并纳入绩效考核;大力推进高标准化基本农田建设;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深化农村宅基地退出激励机制改革。
完善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将耕地保有量及基本农田任务落实情况、新增耕地任务完成情况等列为各镇(街道、开发区)耕地保护考核内容。市政府每年设置“耕地保护先进单位”奖,分设一、二、三等奖各一名,奖金分别为30万元、20万元、10万元。
改进新增耕地项目资金补助办法。新增耕地资金实行以奖代补方式发放,2017年补助标准为:旱地5000元/亩,水田8000元/亩。对超额完成新增耕地任务部分,除拨付“以奖代补”资金外,市政府再给予镇(街道)旱地1500元/亩,水田3000元/亩的奖励。
提高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包干费用标准。2017年立项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费用标准提高到8万元/亩。
强化耕地保护制度与监管力度。落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市委、市政府督办室定期检查、定期通报;严格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严肃土地执法和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