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弯下身子 冲出泥潭】——记孔城镇陷泥村第一书记厉彬

2017-05-04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王琼 吴春富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孔城

         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成杨叉形穿过村庄,农用车、小汽车、摩托车、电瓶车自在进出。这是孔城镇山区村陷泥村吴瓦组现今道路情况。

   陷泥,陷泥,过去一下雨,车子与人都陷到泥里。现在吴瓦组道路这样,多亏了城里来的厉书记!吴章应口中的厉书记是20165月从市农机局下派的村第一书记厉彬。厉彬个子不高,话语不多,下派一年时间,扎在村里,为改变陷泥村落后面貌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努力。

 

   抓班子,强阵地建设

   厉彬是第一书记,他思维清晰,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抓班子。陷泥村是山区村,不仅路况差,而且班子软弱涣散。他从增强班子凝聚力入手,尊重村老支书吴怀明,调动发挥年轻村主任许杨斌作用,团结与鼓励班子每一个成员,很短的时间,赢得了大家的信任,班子拧成了一股绳,战斗力形成。强阵地建设,他在孔城镇农组办的指导下,制定党建工作学习计划,带领党员干部开展两学一做及“全面学合肥,奋力进十强”学习教育活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并按照镇督查发现问题认真落实整改,一段时间后党建工作水平明显提升,党组织软弱涣散状态明显改变。过去村部脏乱差,办公场所紧张。厉彬在镇党委的关心下,治理村部,种上了桂花与红叶石楠,粉刷了墙壁,建设了面积约达80平米的便民活动中心,100平米的党员活动室。厉彬给党员上党课,还与党员打乒乓球,陷泥村有了生机与活力。

   抓民生,促面貌改变

   作为第一书记,厉彬心里清楚,如果不想干点事的话,混三年上去,非常轻松。可他是干事型干部,他决心在任期内干一番事情,彻底改变陷泥村党支部软弱涣散村状态,彻底改变陷泥村落后面貌。

   看点一:要想富,先修路,要修路,得有经费支持。厉彬经过调查研究,瞄准了美丽乡村建设这条路子。在他与分工村干部许小凤的极力争取下,陷泥村成为了桐城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吴瓦组的长350米、宽4米的道路建设正式启动。为了我们吴瓦修路,厉书记吃了不少辛苦,还受了不少冤枉气。吴章应说。修路是所有村民都愿意的事,可一旦涉及到让树、让地基这些涉及村民利益的事就难办。还有村民希望水泥路能修到家门口,可每家每户离主干道路程不一,存在拼比现象。怎么办?厉彬带领村两委成员一户一户上门做工作,一次不成两次,两次不成三次,反反复复地磨嘴皮子。吴瓦组的路修好了,与此同时,孔乐路口至陷泥村部长800米,宽5米的道路也已修好,如今到陷泥村部车辆行驶非常的便利。

   看点二:大家意识中,农民休闲广场似乎是镇区村与条件优越村专利,与山区村无关。可陷泥村在厉彬的努力下,如今也有了休闲广场。广场面积达500平米,水泥地面,安装有多种健身器材。外来的人到陷泥村,随时可看到有老人在健身,孩子在玩耍。山里人也能享受城里人生活,村民百姓感谢厉书记。

   抓发展,增村民收入

   山区村在以前,是自然贫乏的代名词,产业数量为零。厉彬目光独到,他认为,山就是资源,地就是资源。上任一年时间,积极引进承包大户,流转土地过半;鼓励本村与外来者5户,种植油茶1000余亩;帮助村民发展肉鸽养殖,数量达万只。发展助精准脱贫,他深入走访贫困户,认真了解致贫原因,因人制宜帮助制定脱贫措施。贫困户胡孔有有在市区办橱柜厂愿望,他帮助胡孔有在北三角岛租房、贷款办起了厂子,还安排了本村3名贫困户在厂里上班。

   村民赞誉厉彬,村干部也赞誉厉彬。村支书吴怀明是直肠子的人,他乐呵呵地夸奖厉彬:哈哈!厉彬,厉书记是实干家,他来了才一年,我们村就冲出泥潭,获得了镇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软弱涣散村帽子也快要摘掉!”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王琼 吴春富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