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泉種植的去年結籽20斤的那一棵油茶今年結籽29斤,按即摘即賣的價格算,收入30多元,若加工成成品油,可賣到70多元。要不是今年氣候反常,洪災連著旱災,這棵油茶的收入更可觀些。
高曉泉所在的桐城市孔城鎮陷泥村是典型的丘陵地,適合種植油茶。2011年,高曉泉響應鎮林業站的宣傳推廣,種了100多畝,后又陸續增加到300多畝。去年,他的油茶就開花結果了。在他的帶動下,先后有4戶農民承包荒地種油茶,多的700多畝,少的100多畝。一時間,陷泥村的荒山崗上,油茶花開時節,猶如白雲落在山崗上,蔚為壯觀。離高曉泉承包地遙遙相望的該市龍騰街道蔡店村,黃成林的油茶今年也試花試果了。他說,2012年開始種的,陸續種了220畝,若不是遭遇洪災旱災,今年收成應該不錯的。除草、摘籽時,需要集中用工,220畝油茶年用工量大約800個,可以帶動周邊閑散人力增收8萬元。
桐城市是油茶發展適宜市,上世紀60年代末就有種植。自2012年以來,全市大力實施油茶產業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項目,造林4萬多畝,高產油茶規模逐漸形成,綜合效益初步顯現,已成農民脫貧增收、茶農增效、生態改善的重要產業。該市林業技術人員積極探索油茶栽培管理技術新模式,多次舉辦油茶栽培技術培訓班,經常組織技術人員送科技下鄉,開展科技幫扶,實地指導油茶種植。
截至目前,全市已陸續建成桐城市牯牛背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安徽龍眠山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個示范基地,並有連片千畝以上基地16個,成立油茶種植合作社12家,100多戶油茶種植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