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提升农村基层党建与服务经费保障”被列入民生工程项目。其内容包括村干部报酬、村干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村干部医疗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补助、村级组织基本运转经费等部分。
为落实村级干部 “一定三有”: 定职位职责和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激励机制。桐城市新渡镇党委、政府及时召开专门会议,组织农组办、劳保所、财政分局人员集中学习了实施办法。同时要求做好宣传、解读,把此民生工程惠及全镇符合参保条件村干部的工作做实做细,解除村干部养老后顾之忧,提高村干部在全镇脱贫攻坚战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社会管理工作方法的创新,进一步诠释政府部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执政理念。
该镇20个村91名村干踊跃参保,累计补缴去年底前个人养老保险费225万元。今年11个月,市镇村及个人承担的养老保险费也已足额缴入专户。该镇村干部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步入正轨。徐河村党总支副书记江潜生,是位有30年工龄的‘老干部’,深有感触地说,“过去年头忙到年尾,不仅工资都难兑现,而且时常倒贴家庭收入。很多有能力的村干部迫于生计而离职。如今有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完全解决了村干部后顾之忧!加强农村基层党建与服务经费保障,不仅提高在职村干部工作热情,而且吸引更多的致富能手和高学历人才回村就业,极大地充实后备村干部力量!”
村级组织承担着执行农村各项政策、管理协调农村公共事务、发展农村经济等三大主要职能。保障村级基本运转经费,不仅直接关系到其能否正常运转,而且决定着村民自治、基层民主、基层政权稳定等的质量。8月3日,该镇按照3000人以下的村5万元、3000—5000人的村7万元两个标准,将全年132万元“村级基本运转经费”,分拨到20个村专用账户。同时严格范围,细化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使用清单,确保专款专用、合理有效使用。要求此款主要用于村日常会议费、水电费和购置办公用品等费用;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费用;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维护费用;村服务群众活动所需用工费用。优先用于走访慰问、表彰,村办公场所小规模维修、桌椅补配村公开栏维修,村办公门牌制作,村党员学习培训、观摩学习活动等。该镇胜圩村党总支书记方建斌说:“足额拨付村级组织基本运转经费,让村级从‘开门就愁钱办公’的困境中彻底解脱出来。过去没有基本运转经费,使得村两委的日常工作重点轻为民服务而重集体经济发展,无形中制约了为民服务水平的提升。现在给群众办理五保、低保手续到赴市给老年人代办城乡公交卡,替困难群众全程落实危房改造程序到赴市合医局给群众报销外伤医疗费,有了基本运转经费,可让村为民服务中心全程代理了!”
该镇大力实施农村基层党建与服务经费保障民生工程,使得基层组织里有更多的经费投入到改善便民服务设施、开展党建活动、宣传党的政策等工作中去,更好地发挥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确保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能够更好的为群众解决所急、所思、所盼。同时建立科学规范的村级管理考核机制,制定《新渡镇村级分类管理考核办法》,对全镇20个村实行分类管理,按照村总数3:5:2的比例将村分为一、二、三类。分类管理由该村的经济发展、组织建设、民生实事、社会稳定四方面的履行情况为依据。其中,党的建设占23分。村分类管理实行一季度一评定,考核主要为工作实绩与民主测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第一、三季度由各部门下村督查,对经济发展、党建等工作进行直接打分,高分到低分评定村等级。第二、四季度由各村对党建等工作进行述职,各部门进行民主测评,直接确定村等级。季度分类结果与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奖励报酬和绩效工资相挂钩,对一年内连续四次被评为三类的村实行重点管理制度:由镇党委、政府给予黄牌警告,限期整改;作为软弱涣散村整顿对象,查实找准突出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实行驻村包干负责,进行重点整顿,帮助进类提升。以此激励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培养造就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干部队伍。这一民生工程不仅用保障提升了全市农村基层党建水平,而且让保障顺应了民情、凝聚了民心、汇聚了民力,为全力实施“双复”工程,努力实现“双重”目标,更好服务“十三五”发展大局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