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桐城市法律援助中心“提质增速” 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2016-11-07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秩名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2016年以来,桐城市法律援助中心紧扣“规范、创新、发展”为主题,狠抓规范化建设,全面“提质增速”,截止10月31日,累计共办理案件859件,其中刑事案件191件,占比22.2%,刑事案件超额完成省厅下达的办案计划数。

一、扩大政策宣传,确保“人人知晓”。我市创新宣传载体,通过与市电影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借助电影下乡为载体,播放法律援助宣传片,年播放量2000多场次,截止目前已播放1900多场,辐射全市15个镇(街道),221个村(居)委会,惠及75.2万人。通过与联通公司合作,采取短信群发的方式,宣传法律援助相关政策和条件,收集群众对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意见和建议。

二、降低服务门槛,实现“应援尽援” 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援助案件范围扩大至生命权、健康权、婚姻家庭、抚养、赡养、继承、劳动争议等民事纠纷及刑事案件。在经济困难程度上,只要求当事人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即可,努力实现“应援尽援”,使弱势群体“没钱也能打官司”的目标变为现实,让困难群众尽享“法援阳光雨露”。

三、站点全市覆盖,完善“一小时服务圈”在全市15个镇(街道)和9个行业部门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在221个村(社区)委会建立法律援助联系点,12348专线全面开通,安排专人接听,路途遥远、行动不便的困难群众,在一小时之内就便利的享受到法律服务。   

      四、强抓办案质量,保障“优质高效”采取多种形式听取受援人对案件承办情况的意见和建议,以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主动接受受援人监督;成立专业案件质量评查小组,对案件质量定期进行集中评查,保证办案的质量和效果;将法律援助补贴发放与案件归档挂钩,归档不合格的卷宗,不予发放补贴,一律打回重新装订。

     五、创新工作载体,助推“和谐稳定”。中心积极探索实践“法律援助+调解”、“法律援助+站点”、“法律援助+信访”的新模式,实现群众合理诉求及时解决、群众合法权益及时维护的良好社会效果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秩名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