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青草镇综合文化站站长程春林指着电脑屏幕上的一份统计表说:“10月1日以来,31人在图书室借阅了36册农业科技类图书。虽是农村秋收秋种的大忙季节,镇上的种养大户们还来借书,得益于文化民生工程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免费开放活动常态、规范。”
今年,桐城市文广新系统实施的民生工程有两大项:一是落实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完成2376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98场送戏进万村演出、198个村农家书屋的图书更新补充,保障198个村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础服务点有效运行;二是市文化馆、市图书馆、市博物馆、14个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场馆的免费开放。按照文化民生工程实施方案、资金管理办法、工作督查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两项民生工程的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主体在年初全部分解到点、责任到人。
在资金保障充足的基础上,桐城市设立项目资金专户,按工程实施进度及时拨付专项资金。截至9月底,全市“送戏进万村”演出198场,完成年度任务;送电影下乡2188场,占年度任务的92 %;农家书屋图书更新配送工作正在进行,共采购的1203种19880册图书,其中群众“点单”的占84%;村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础服务点周周有活动;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博物馆和14个综合文化站全部按标准免费开放,各功能厅室活动常态活跃,各类公共文化场馆累计接待市内外观众140多万人次。
据统计,截至9月底,桐城市已拨付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资金230.6万元,已投入182万元保障各类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市文广新局负责人说:到10月底,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类项目全部完成,总投入达237.6万,公共文化服务和供给能力正逐年增强,“全时空”惠民已成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