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桐城好人:敢于担当的勇士——章季兵

2016-07-29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檀美玲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章季兵 桐城好人
       十岁的章黎明本来可以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可是当特大暴雨袭击桐城时,他成为了一个不幸的小孩。同时,他也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位值得一辈子为之骄傲的父亲。
  两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永远的失去了他们的儿子,但是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是英雄的父母,是他们养育了这样一位好人。而妻子华仲平那天下班后再也没有见到前来迎接的丈夫。
  39岁的章季兵走了,他的见义勇为挽救了一名少年的生命,而英雄却淹没在了洪流之中。
  “叔叔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7月1日晚上8点左右,暴雨滂沱。范岗镇棋盘岭村村民章季兵怕妻子害怕,于是骑上摩托车去接她下班。而此时,邻村16岁的黄文骑着电动车在经过一座被水淹没的水泥桥时,连人带车一起被卷进了洪流中。“救命!”本来不在那条路上的章季兵听到求救声,便立马循声拐到了另一条道路。
  雨衣、雨靴来不及脱,连摩托车都来不及熄火,章季兵便一头跃进了洪水中。黄文本是一直下沉的身体,突然被一只有力的大手抓住了。经过一番努力,黄文被托到了一棵大树上,他得救了。
  那头,妻子华仲平左等右等也没等到章季兵,打了十几通电话也没人接。回家后,儿子还在等着他们,仍不见章季兵的身影。在得知有人落水了,她以为章季兵正在忙着打捞,却不曾想到,原来,要打捞的就是他的丈夫——章季兵。
  7月4号下午,章季兵的遗体在落水点下游500米处找到了。被救的黄文还一直以为救他的叔叔活着,还想着登门致谢。
  黄文说道,“人生当中只有一次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而我有两次生命。这第二次生命是叔叔给的,父母的养育之恩可以报答,而英雄给予他的第二次生命却报答不了。”
  不只是一天的好人
  好人,不只是一天的好人。章季兵的父母都是心地善良、勤劳朴实的农民。受父母的影响,他一直都热心助人。他善意的举动,都被乡亲邻里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村民家线路坏了、车子坏了,只要找到章季兵,他总会放下手中的活立马帮忙。2015年冬天的那个中午,章季兵一家人正在吃饭,村民王美兰骑着电动车路过他家门口时,章季兵看到她的车胎没气,立马放下碗筷,追出来大喊:“王姑,停一下!”王美兰停了下来,看到章季兵拿着打气筒走过来。
  “你这不是没气了,是车胎坏了,等等,我给你修好。”章季兵说完立即调头回家取补胎工具。修好车胎后,章季兵不但分文不收,还反复叮嘱她要注意安全。
  棋盘岭村很多老弱妇孺都是步行外出。章季兵每次骑车在路上看到顺道的村民,都会捎大家一程。有次隔壁村70多岁的孙行光步行去镇上看病,章季兵正巧碰到,不但骑着摩托车送他到镇医院,还给他买了份热腾腾的早点。
  邻居大娘常年一个人在家,身体又不好。章季兵便经常去她家帮忙干些重活、脏活,多年如一日得像儿子一般照顾着老人。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好人章季兵因为善良,所以多行善举。
  “辛苦种的粮食不能浪费”
  有着机修手艺的章季兵,为了方便村民及时收割,于2014年买了一台收割机。章季兵不但收割精细,还经常帮助困难户收割小块田地。遇到资金周转不过来的农户时,他总是说,“没关系,以后再付。”
  同样是农民出身的章季兵知道粮食来之不易,他总是说,“人家辛苦种的粮食不能浪费。”他收割的田地都特别干净,有时机器割不到的地方他还自己动手割。所以,村民们都愿意让他收割稻子。
  包圩村村民汪红则表示,“他真是好人,前几年我家有困难,至今还欠他几千块收割费,他知道我家情况从不提钱,一到收割季照样给我割稻子。”
  70多岁的村民孙琴华依然记得章季兵帮她家收割稻子的情景。因为家里有两分地在山地上,收割机开不进去。那天,大太阳下,章季兵和妻子就在她家的稻场上,手工将割好的稻子喂进机器进行脱粒。工作结束后,两人都是大汗淋漓,手臂也被稻叶刺得通红。
  章季兵不仅收割技术好,还会修理机器。周边承包户的收割机出现故障,他总是随叫随到,并免费帮助修理。急用机器时,他甚至要修理到深夜。
  章季兵的英勇事迹感动了许多人。在被评为桐城好人、安徽好人之后,他又被评为了中国好人。章季兵,一位普通的基层群众,却在关键时刻舍己救人。平凡之举,却散发出伟大之光。正如他家墙上牌匾上的两个遒劲有力的“担当”二字,章季兵是个有担当的好男儿。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檀美玲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