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以来,随着天气晴好,水位平稳,唐合圩、白果圩、练潭圩等淹没区大量死禽死畜漂浮于圩内村庄水面,涉及全镇16个村,随着气温升高,日渐腐烂,严重污染水体环境,疫病防控风险增大,打捞消杀工作迫在眉睫。双港镇卫生防疫组在镇防指的统一指挥下,提前介入,不等不靠,将打捞漂浮的死禽死畜作为卫生防疫工作的一个重点。在上级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打捞消杀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显著。
组织领导严密有序
7月8日,镇防指召集防疫组全体成员、各村主要负责同志召开紧急专题会议,镇党委书记吴新宇亲自参加会议部署工作,明确各村将打捞消杀工作作为当前阶段性重点工作,确保“四个到位”,即:人员力量到位,安全防护到位,水面清理到位,转运消杀到位。参与打捞干群全力以赴,抢时间,争速度,按照“四个到位”的要求,镇村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一是领导力量重点倾斜。各村除安置点留1-2名村干部外,其他村两委干部全部参与打捞消杀工作;二是人员力量得到保障。每村抽调水性好,肯吃苦耐劳的精干人员24名,党员、村民组长、村民代表率先垂范;三是镇防疫小组分工明确。防疫小组细分为防疫物资保障发放组、打捞协调调度组、集中无害化处理组等三个小组,各小组任务明确,责任细化;四是时间和任务安排紧凑科学。打捞消杀工作分两个阶段,7月12日前务求全部结束,7月13日至15日查遗补漏。各村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村域范围及外河水面确保不见死禽死畜。
安全防护保障有力
为保证打捞消杀人员的安全,镇防疫小组主动和上级卫生、动物防疫、血防等部门联系,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打捞消杀物资配备齐全。截止7月12日,共发放防护服638套、一次性防护手套1100副、一次性口罩1400只、消毒液15.7万毫升、血吸虫防护油8500毫升、胶靴160双、防暑降温药品3700余元;从全镇范围内征用救生衣194件,3立方米运输塑料桶38只,电动皮划艇6只,大木盆64只,动用挖机铲车4台套,固定运输车辆18辆,为确保下水打捞人员的后期安全,镇防疫组分村将下水打捞人员370人重点登记造册,密切联系方式,实行传染病跟踪医学观察,确保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排查打捞不留死角
天气炎热,死亡动物腐烂速度快,各村打捞组本着“村不漏组、组不漏庄、庄不漏户”的原则,地毯式开展巡查打捞,不留盲区,不留死角,争分夺秒、应捞尽捞。各村打捞组每天确保有20余人轮流下水,从早晨六点开始,傍晚六点才结束,每天连续作战十二个小时,歇人不歇船。面对水面温度高、阳光折射强、风力大、腐烂动物恶臭等恶劣环境,面对淹没区最深处有6米之深,水面上下有电线、电话线、树枝漂浮物等障碍物,打捞干群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冒着高温酷暑,克服重重困难,“闻味即近、见尸即捞”,不放过一处疑点。连日来,共打捞200斤以上肥猪16头,死禽死畜65余吨。与此同时镇卫生防疫组通过微信、QQ群等公布举报电话,接收群众监督,只要发现有死禽死畜,即刻组织人员打捞。截止目前为止,共排查自然村庄214个,充分发动规模养殖户10户,积极参与打捞。全镇累计参与排查打捞人员计1280人次。
统一调度攻坚克难
双港镇最严重16个村淹没区中,特别是白果圩、唐合圩等10村处于圩区,圩内全部被水淹没,没有深埋消杀地点。镇防疫组紧急征用福华村远离居民区的山场,集中转运,集中安排地点深埋消杀。为防止转运途中造成二次污染,镇防疫组投入7000余元购置密闭的塑料大桶和塑料垃圾袋,集中存放转运,白果圩南河等村由于洪水阻隔和集中消杀点交通中断,本着就近处理的原则,镇村主动和相邻的怀宁县凉亭镇联系,借用外县山场深埋消杀。唐兴村在打捞过程中有四头大肥猪经水浸发泡后,每头足有七八百斤,无法上岸装运,镇卫生防疫小组调用挖机一台,专程绕道金神镇,协助装运。
集中消杀严格规范
为确保效果,提高效率。镇卫生防疫组制定了严格的操作标准和操作流程,要求各村每天下午五点钟将打捞上来的死禽死畜密封后集中运送到指定地点,集中消杀。在集中处理点由专业技术人员亲自操作,消杀人员严格按照规范和流程,深埋消杀。对参与打捞转运人员都进行了现场防护培训,下水之前,穿戴一次性防护服、口罩、手套,全副武装,防范周全。每天打捞消杀结束后,人员、机械设备指定专人集中消毒。截止目前,共挖深埋坑6个,约340立方米,使用消毒用生石灰2.5吨,焚烧用柴油270升、集中深埋处喷洒消毒液近2000毫升,无害化处理死禽死畜65吨。据初步测算,本次打捞消杀工作除上级卫生防疫部门拨付的消杀用品以外,全镇累计投入近20余万元。
考虑到水体的连片和流动性,在前期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镇卫生防疫组要求各村不能放松懈怠,继续加强巡查,对新发现的死禽死畜及时按要求打捞处理,为灾区防疫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 范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