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桐城市遭受强降雨袭击,发生严重洪涝灾害。不少网民通过本地网站论坛、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关注灾情险情,发布救援信息等给防汛抢险带来了很大的便捷。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和防汛救灾工作很不和谐的情况,一些网友片面夸大受灾情况,甚至制造谣言,严重扰乱网上涉汛信息传播秩序,影响了当前抗洪抢险舆论氛围。
7月1日夜间,碧峰小区有消息称:“地下塌陷,16号楼倾斜”,居民被紧急疏散。后来经核实,是16号楼外的排洪沟渠塌陷,因夜间光线模糊,许多居民不明实情,误以为小区地面塌陷。
7月2日,有网友通过微信散布嬉子湖镇松山村老屋村民组有群众被困,无人进行救援的消息,嬉子湖镇政府看到此消息后立即安排人员前往松山村老屋组核实情况,经过实地调查核实,此信息纯属造谣。
7月2日,有网友在朋友圈发布桐城发生地震截图,经举报后,该网友迅速进行了删除,后经查发现该网友所发布图片系2011年央视报道桐城地震时的图片。
7月3日晚,在微信、微博、朋友圈又发布一条虚假消息:“今夜枞阳大闸泄洪,长江水倒流进大沙河,白果水位无法预测”,我市警方立即与市防汛指挥部联系,确认该消息系造谣信息,目前警方正在追查信息来源。
当前,桐城市汛情形势严峻,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分昼夜奋战在一线,众志成城抗洪魔,各网络媒体及广大网民一定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不造谣、不添乱。希望广大网民在大灾面前,严格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严守“七条底线”,共筑清朗的网络环境,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对传谣、造谣行为,一经发现,相关部门将坚决依法予以查处打击。(市网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