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党旗在防汛抗洪救灾一线高高飘扬

2016-07-02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包遵陆 汪石 黄维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由于受强对流天气影响,6月27日开始,桐城市普降大到暴雨。截至28日20时,全市累计降雨量超过100毫米,其中最大在鲟鱼站135.8毫米,嬉子湖风景区站135.1毫米,嬉子湖中心站119.4毫米。由于连日来的强降雨,时间集中、强度大,造成部分在地农作物受灾、部分民房受损、部分村级道路塌方。据初步统计,全市受灾人口38000人,转移安置(投亲靠友、安置学校和村部)人口679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1000余亩,农作物成灾面积32000余亩,严重损坏房屋35户75间,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606万元(其中农业损失1861万元,基础设施损失705万元,家庭财产损失40万元)。

  面对如此突如其来的紧急汛情,市委高度重视,未雨绸缪,迅速行动,把防汛抗洪救灾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一项政治任务,更把防汛抗洪救灾前线作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动员和组织各级党组织、领导干部和广大共产党员在防汛抗洪救灾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模范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打赢这场不能输、输不起的硬仗。

  党的组织筑牢一线抗洪坚强的战斗堡垒

 

  市委、市政府将防汛抗灾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坚持“万无一失,安全度汛”的目标,多次召开常委扩大会和乡镇街道开发区主要负责人会议,对汛前准备及汛期抢险工作进行细致布置,制定防汛预案,颁布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七条命令”:各镇、街道、双新开发区主要负责人24小时坐班值守;各级防汛责任人和包保责任人迅速到岗到位;加强对重点水库、圩堤、河流和地质灾害点的巡查防守,必要时毫不犹豫撤离危险区域人员;对玩忽职守、擅离岗位,无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律追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各项工作领导有力、落实到位。各级党委负责人切实负起领导责任,组织带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认真做好组织、服务群众工作,带领群众团结互助,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一手抓抗洪救灾,一手抓发展生产,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切实维护受灾区社会和谐稳定,真正做到了一个党组织就是一座坚强的堡垒。

  领导干部树立率先垂范的行动标杆

  市领导干部深入抗洪救灾第一线,靠前指挥,把带领群众防汛抗洪救灾作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实践方式,哪里灾情最严重、哪里受灾群众最集中、哪里救灾困难最大,哪里就有领导干部防汛抗灾救灾的身影,帮助受灾地区和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

  6月19日夜和6月24日下午,市委书记刘中汉分别深入市防汛办和牯牛背水库督查指导防汛防洪工作。刘书记在了解雨情、水情后,要求大家切忌麻痹思想,随时做好“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准备,大力加强大沙河、水库、圩口及城区等监控工作,时刻绷紧防大汛这根弦;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雨情、水情监测预警预报工作;要加强值班值守,切实履行职责;要加强水库的安全隐患排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采取相应措施整改到位;要落实好防汛责任制和抢险应急预案。

  6月28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陆应平到文昌街道实地检查指导防汛工作,查看了园区部分企业和206国道排涝情况。陆市长强调,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对已形成内涝地段要抓紧抢排,加大机械排涝力度,保障城市防洪安全和道路交通不受影响。

  同日下午,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徐金贵到新渡镇人形河柏年村张祠大闸顶板塌陷抢险现场,指导抢险工作;晚上9点,又到双新开发区实地查岗防汛值班情况,在得知开发区负责人和村“两委”干部都严守在大沙河提上,十分欣慰地说“你们就是老百姓的‘遮阳伞’和‘防雨衣’”。

  我市防汛抗洪最紧急时刻,正值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期间,为确保两项重要政治工作都开展有力、有序、有效,在防汛任务重、受灾群众多的乡镇,镇长临时请假抽空回到镇里坐镇指挥防汛抗灾工作。新渡镇党委书记、代表团团长洪时仆利用大会中午休息时间,急忙赶回镇里查看险情、灾情,与有关专家、镇村干部共同会商险情应急处置方案,一切安排妥当后,又及时赶回市里参加党代会。

  吕亭镇山区地质灾害点和切坡建房户众多,地质灾害防治任务较重,圩畈地区孔城河、界河河堤年久失修,防洪压力巨大。6月26日一整天,吕亭镇镇长、党委副书记桂稳成同志走遍了该镇四个山区村的所有切坡建房户和危房户,结束时已是深夜,连水都没有顾得上喝一口。

  民政、救灾、水利、国土、农业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及时深入灾区,察看灾情,落实救灾措施。市民政局由班子成员带队组成4个工作组分赴受灾地区查灾核灾,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受灾地区正组织群众抢排农田积水,力争将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广大基层党员扬起冲锋在前的先锋旗帜

  桐城市广大基层共产党员充分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冲锋在前,战斗在前,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扬起党员干部一面面鲜红的旗帜。

  吕亭镇金河村党总支书记王玉兵已63岁年龄,加之身体刚刚动过手术,行动十分不便,但仍坚持巡查在全村境内3公里长的河堤上,村干部一再劝他回家早点休息,但他不放心,还风趣地说:“你们不用再劝我,就是回家心也不安,在河堤上我心里踏实!”直到深夜,王玉兵才拖着疲劳、羸弱的身体回到家里。

  6月27日飘泼大雨下了一天一夜,28日清晨龙腾街道坊正村笪庄组、姚坂组、官塘组秧苗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丰庄组、叽头组部分村民家中进水,正在建设的重点工程——合安高铁工地随时有淹没的危险。险情就是命令。该村党总支组建的由20多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的“党员抢险应急突击队”立即投入到抗洪抢险第一线,一组动用两台挖机清淤排水,确保重点工程安全,一组帮助群众抢搬运家中物品,转移安置群众。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这场抗洪抢险的特殊战斗中,广大党员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时的庄严誓词。

  选派干部、大学生村官成为坚守一线的生力军

  作为农村基层组织的一支重要力量,选派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在防洪救灾工作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站在灾情最前线,全力保障全村村民生命财产安全。

  嬉子湖镇朱桥村属于圩区,连降暴雨导致该村圩口水位上涨,部分稻田被淹。作为该村下派第一书记汪翠霞,虽是一名女同志,但敢于担当责任,严格按照上级防汛工作要求,组织好本村各项防范措施。汛期前,利用“一事一议”项目资金以及发展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对该村最大的圩口——西河圩涵洞及大堤进行了整体加固,确保汛期时圩堤抗洪能力。汪书记和村“两委”成员一再强调防汛工作不用马虎,她亲力亲为,冒着大雨,率领村“两委”走访了9户危房户,要求8户居民近期搬住到家中房屋坚固的房间,对于危险的脚屋禁止居住,并随时注意险情的发生,同时叮嘱各村民组的党员随时关注本组的受灾情况,及时和她以及村“两委”其他同志联系。

  防汛救灾,大学生村官也发挥自身优势,在一线积极作为。龙眠街道长生社区大学生村官郑鹏今年刚考取安庆市乡镇公务员,但社区出现汛情,他仍努力站好最后一班岗,和社区“两委”其他同志迅速行动起来,查找摸排危房户11户,共计24人。郑鹏迅速与村民接触,详细告知此次强降雨持续时间、降水量以及可能产生的危险,劝说村民采取投亲靠友、有条件的去宾馆居住等方式转移。经过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11户人家表示理解和认可,全部转移到安全地方。

  在桐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心中时刻装着群众,为党旗增辉,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两学一做”,他们舍己忘我、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精神,感动着许许多多的群众,赢得他们的点赞,凝聚了党心、民心,为攻坚“双复工程”、聚力“双重”目标汇聚起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满满的正能量。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包遵陆 汪石 黄维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