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改造路网 整治环境 完善配套

2016-05-18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潘月琴 谢光华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近年来,桐城市按照“以人为本,依法改造”的原则,将棚户区改造工作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我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共开工建设34个,累计建设安置房12886套,建设面积1245013平方米。
 桐城市改造的棚户区主要位于城市旧区和乡镇旧区,分别隶属三个街道办事处、东部新城、经开区、双新开发区、孔城镇、青草镇,惠及棚户区万户家庭。为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根据桐城市规划区内的危旧房小区现状,编制了棚户区改造规划。此外,还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本着先急后缓,量力而行,优先安排集中连片、居住条件差、安全隐患重、群众改造意愿强的项目,将2000年以前建设的老旧小区、各企业分散集资的“筒子楼”和“鸽子楼”纳入城市棚户区改造规划,分年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2016年,计划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14个,棚户区拆迁改造2319户,建设4961套,建筑面积704457平方米。为进一步发挥政府组织协调作用,落实资金、土地、财税等政策,我市采取与国有开发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土地招拍挂、多项目打捆推介等模式,吸引企业和社会力量投入棚户区改造。同时,调动改造范围内企业和居民积极性,共同参与、合理分担。对具有开发价值的棚户区和城中村,设置土地招拍挂条件,实行房地产综合开发。对开发价值小、改造收益难以平衡、招拍挂不成功的非集中连片棚户区,通过打捆或政府兜底方式,由我市城投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实施改造。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我市坚持棚户区改造与路网建设、环境整治相结合,完善配套设施,有效改善群众居住和生活环境。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潘月琴 谢光华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