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桐城:实施“五项计划”推进精准扶贫

2016-04-28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潘月琴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桐城 精准扶贫
    今年以来,在新一轮的精准扶贫工作中,桐城市创新工作举措,大力实施“增收、就业、基础设施改善、救助、兜底”5项计划,梳理出特色种养、互联网+、乡村旅游、培训就业等21个项目,并依托项目推出了72条工作措施,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施“增收计划”。桐城市优选原料需求量大、带动能力强、符合贫困村资源禀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双向选择帮扶26个贫困村发展特色种植业基地和农产品初加工。组织20家林业龙头企业和大户选择帮扶16个贫困村发展特色林业种植和林下经济,农技人员全程参与,为贫困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同时,桐城市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为契机,与淘宝网和“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合作,推进“互联网+扶贫”,每年拿出200万元支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2016年在贫困村建设15个以上电商服务站,到2017年26个贫困村实现全覆盖。实施光伏扶贫,力争26个贫困村和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建设光伏电站。21个山区村和4个圩区村通过发展村级集体茶园、水面精养发包,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实施“就业计划”。桐城市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岗位、扶持创业等措施,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增加收入。今年桐城市将开展1100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训主要分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着重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电商人才的培育。对在人力资源市场缺少竞争力的就业困难人员,开展公益性岗位的托底安置,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者优先安排获得两年期内全额贴息创业贷款。对进入各创业园区(农民工创业园、青年创业园等)自主创业者,每户给予水电房租3000元补贴。扶持贫困残疾人创业,每人每年发放2000元创业启动资金。
      实施“基础设施改善计划”。通过改造提升贫困村的路、水、电、网、房等设施,为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提供基础条件。该市在26个重点村村部通水泥路的基础上,力争向大的自然村组延伸,逐步实现农村公路网格化。今年将完成新建水泥路面50公里,改造加宽40公里。实施饮水安全提升工程、改造提升小型水利工程,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贫困地区农田的有效灌溉面积;进一步加大山洪沟治理等防洪设施建设,增强贫困地区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对五保户、农村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及其他贫困家庭重建房屋或修缮加固给予补助,在26个贫困村中有21个村有地质灾害隐患点,今年将对15个点53户196人进行搬迁避让及治理。
    实施“救助计划”。桐城市对因病、因学、因灾致贫的家庭开展救助,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为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及低保对象代缴全部或部分新农合个人费用,将贫困人口大病报销比例提高到90%,取消五保对象医疗救助起付线,对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住院费用实行全额救助。对贫困家庭学前教育幼儿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对小学贫困寄宿生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初中贫困寄宿生资助1250元。工青妇组织要利用“金秋助学、春蕾女童、希望工程、圆梦行动”等平台,发动社会捐赠,对贫困家庭子女就学给予更多支持。
    实施“兜底计划”。对无自我生存能力,又无依无靠的低保、五保和特殊困难群体,全部纳入社会救助和政府集中供养,推进民营精神病医疗机构建设,切实提高供养能力。桐城市今年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城市低保标准的90%,农村低保补差水平不低于城市的65%,2017年力争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致;将五保对象分散供养标准提高至3600元,集中供养标准提高至4800元。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潘月琴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