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稻虾鳖生态共生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生态种养模式,目前正在桐城市部分镇、村积极推广。稻虾鳖生态共生技术运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将鱼、虾、蟹、鳖等水生动物与水稻共作、连作或间作,充分合理利用生态空间,使稻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一步优化,同时减少使用或不使用化肥、农药,使稻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从而实现稻渔双丰收。
2016新年伊始,桐城市水产技术推广部门积极组织养殖户先后去省内外考察学习,同时聘请省、安庆市技术推广站专家来桐传授经验,积极推广池塘稻虾鳖生态共生技术。截止4月上旬,桐城市已新建新型生态种养模式池塘近千亩,具有特色的有:青草镇的150亩稻、鳖、蛙共生水产科技示范园区,选用水稻、中华鳖、青蛙等优质品种进行标准化生产,应用测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太阳能杀虫灯和生物防治病害等措施,推广稻、鳖、蛙共生模式。孔城镇的池塘虾、藕共生模式,和虾、稻、虾轮作模式,现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完工,苗种已投放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