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清明节一天天的临近,这两天,为避开祭扫高峰,已有不少市民前往陵园墓地开始祭祀先人。在桐城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这几年文明祭扫观念不断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市民逐渐选择文明、生态、低碳的祭扫方式来祭祀先人。
今天上午(3月26日)8时许,记者在城郊陵园路靠近公墓的门口路边,只见卖祭祀用品的小摊贩们已将冥币、纸扎贡品、纸扎鲜花的小摊摆成了一条“扫墓经济带” ,传统祭祀品显得冷清。而在城区各条大街花店门前,记者发现倡导低碳环保的新的绿色鲜花已早早地就摆在了各自的门口,并有不少市民前来选购鲜花。
【同期声】鲜花店店主
“今天早上我们(店)特地7点多就把门开了,比平时开门要早些。现在都讲究低碳环保嘛,然后呢买鲜花的人寄托哀思的比较多一点,早上已经有很多(人)在买了。”
【同期声】鲜花店店主
“今天从早上7点到现在,已经有10几个人来买菊花和百合做清明。目前,已经卖出去了几十束鲜花,而纸钱和其他祭祀用品,却卖出去的不太多”。
清明祭祖,记者也发现一些墓园祭扫用品除鲜花、水果外,还有纸糊的别墅、高级轿车、俊男靓女和保姆等,甚至时下手机、新款笔记本电脑都被仿制成了纸质的款型,摆上了墓园门前的摊子,成了当地人祭祖的祭品。尽管祭祖品种是越来越多,且每年都在增加、翻新,但前来光顾的市民并不太多;相反,充满低碳、生态、经济又环保的鲜花、扎花、绢花等却格外受欢迎。
【同期声】市民
“(过去)要买纸啦、买香啦、买那个衣箱啦,买很多的东西。然后呢,那个钱花的比现在要多,加起来要一百多小两百块钱左右;现在呢只要几十块钱就可以啦,就买这些鲜花嘛祭祖都可以啦。
记者在当地公墓走访调查发现:由于燃烧纸钱、贡祭品等不利于环保,光顾的人越来越少,而更多的人开始采用敬献鲜花、网络祭扫、居家祭扫、社区公祭等比较现代和科学的绿色、文明祭扫方式。还可以采用种植纪念树、播放纪念音像等文明环保的祭扫方式,消除因烧纸钱、焚香等造成的环境污染及火灾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