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桐城工业经济发展再涌春潮

2016-02-24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欧阳健子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年味未尽,龙眠大地便处处涌动着新一轮工业发展的春潮。
   自猴年农历正月初七第一天上班开始,桐城市委书记刘中汉、市长陆应平、人大主任王志义、政协主席等四大班子所有领导率经信委等有关部门和镇、街道、开发区负责人,带着浓浓的新春问候和对企业家们的关心呵护之情,分别前往各自挂钩联系的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现场,迈开暖企暖心行动第一步。短短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市领导共走访调研了110多家重点企业,详细调研了48个亿元以上重点投资工业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领导们每到一家联系企业和项目建设现场,询问了解开工生产、招工用工、市场行情、原辅材料价格、应收货款回笼、人才引进、产品研发等情况,交流探讨转型升级、上市融资、产业招商、资产重组等话题。
   一声声问候、一句句询问、一阵阵探讨……传递的是对工业的重视与高看,释放的是对企业家的呵护与厚爱!
   在发展的关键转折关口,桐城市委、市政府果断及时提出了实施“两复两重”工程,即“政治修复、经济复兴”两复工程,“重返十强县、重树新形象”两重目标。并为此在桐城市开展广泛而深刻的“两复两重”工程目标思想解放大讨论。新思想凝聚了新共识:那就是经济复兴是“两复两重”工程目标的关键和根本,而发展工业和招商引资又是经济复兴的主阵地和主体力量。为此,桐城今年提出了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也唯其如此,桐城市四大班子全体领导猴年新春工作伊始都把第一个服务对象选择了所联系帮扶的企业和企业家。桐城市委、市政府还要求各镇、街道、开发区对桐城市投资规模在一千万到一亿元的120多个工业项目由本级领导联系帮扶,每月一调度。市里还对重点企业和项目派驻机关干部进行精准帮扶指导。
   伴随着春天脚步到来的暖企暖心行动,让昔日创造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辉煌的企业家们再次如沐春风,发展的信心和力量也如花怒放。作为全市第一家在创业板上市的民营企业盛运集团去年产值50亿,市内纳税达1.55亿元。该企业今年投资8.68亿元的垃圾处理设备和投资5.56亿元的年产一万台智能输送机两个重大转型升级项目都列入国家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笼子,为使两个项目尽快建设投产,开晓胜董事长顾不上正月走亲访友,初六就赶到北京等地上门拜望有关技术专家。集团确保今年实现产值71亿,市内纳税2亿元,职工年平均收入8.9万元以上。在我市第一个央企合作投资、第一个投资规模超10亿元的中建材桐城新能源材料公司生产现场,公司负责人向市委书记刘中汉详细汇报了去年与市政府签订的投资10亿元新能源模组及电池片生产线、投资5亿元新型住宅产业化加工基地两个重点项目的推进情况。在鸿润集团,作为桐城第一代企业家代表性人物,夏吉国满怀信心地向市长陆应平介绍了企业攻坚克难,做大做强主业,做亮中国羽绒被出口第一品牌的崭新思路和措施。目前鸿润的产销订单已满满排到6月。
   如何激发工业新动力,营造发展的新优势?
   桐城市把发展的聚焦点放在传统产业的调转促上,把发展的发光点放在新兴产业的培育上,把发展的落脚点放在招引大产业大项目上。
   上海客商投资10亿元的安徽晨兴智能科技公司智能机器人项目,深圳客商投资3.2亿元的安徽鑫美芝公司年产2000万片液晶显示屏模组项目,安徽海峰特公司投资2.68亿元年产2000台(套)智能包装设备重产项目,江苏客商与我市意茜瑞服饰公司共同投资2亿元的年产20万件硬质合金刀具智能生产线,还有我市的白兔湖动力公司年产6000万只气缸全智能生产线、同力新材料公司的年产一万吨生物基全降解塑料及复合材料、润邦公司的多层主体智能车库等等一批高、大、上项目正月初八开始便全力推进。广东客商李东生正月初六就和夫人赶到桐城新公司海峰特智能包装设备项目施工现场,组织技术人员昼夜加班安装调试设备,预计新项目正月底可正式投产。
   而作为桐城本土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也开始春潮带雨般急速而至。被誉为桐城输送机械产业“黄埔军校”的攀登集团春来发新枝,分别投资2.5亿元新上循环式谷物干燥机,同时投资1.62亿元新上环保阻燃弹性面芳纶芯橡胶合成新材料项目。美祥、中科机电自动化、汇通、金光、新瑞、微威等50多家调转促项目也都落地有声,推而有力。这将再一次激发本土企业的内生动力。
与这种工业发展春潮相呼应的,是桐城市以工业复兴、转型升级为主线的市委一号文件和暖企行动的各种扶持奖励政策的密集出台,这些政策措施更像是一场春雨在龙眠大地润物无声,催生着桐城工业春暖花开。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欧阳健子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