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的徐芬多年前患上帕金森综合症,无法工作,丈夫和儿子的打工收入也不高,他们依靠“低保”托底,全家生活尚能无忧,可要进一步再续住房梦,谈何容易。然而这一天说来就来了:2015年12月29日,在“桐城市公租房摇号选房年度大会”上,她幸运地摇得1号球,第一个选到自己心仪已久的房子,“住房梦”终于成为了现实。当天的大会现场,共361套安居房都被像徐芬一样的困难户、无房户先后选磬定夺。
桐城市住建局资料显示,2015年, 桐城市先后开建的城乡安居工程累计住房达4043套,全部房源将在2016年底前陆续投放到位。在当下的桐城,“摇套房子好安家”,不仅已经是市民实现安居梦的由衷感慨,也更是“十二五”期间,政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交出的一份合格答卷。
“安居”才能“乐业”,而安居保障仅仅只是我市民生工程百花园中的一支。“十二五”开局的2011年,在 桐城市委市政府指导下,财政局积极组织“贴民情、听民意、惠民生——财政干部大走访”活动,全市200多名财政干部深入15个镇、街道,220个行政村、社区(委),走访农户2186户,历时近1个月时间,广泛征集城乡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据此,立足“规范资金管理、优化支出结构”方针,优先安排民生工程资金支出。“民意变实事”,相继落地的每一个民生项目无一不是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据统计,我市“十二五”民生投入,已由2011年的5.85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9.53亿元,五年累计达37.67亿元。同时,力保投入比例逐年上升,从而保证了“十二五”民生工程规划任务的顺利完成,实现了保障、教育、医疗、救助、保险等五大领域城乡全覆盖的民生目标,助推市民幸福指数的持续攀升。
这些成就,让社会收获和谐,让市民收获尊严,也让经济发展蓄积到更多更大的后劲,从而推动地方经济致力“转方式、调结构、推创新、提质效”,实现跨越发展,反过来又让市民进一步得到实惠,全面步入民生、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这一切皆来源于市委、市政府深切的民生情怀,执政中,带着责任抓民生,揣着感情办实事,用民生建设夯实市民追梦坦途。
五年来,经济发展方兴未艾,民生工程已然加速,“十二五”圆满收官,我们有幸再一次站到了“十三五”的潮头。作为个体的每一个人,我们的追“梦”征程没有尽头,愿共同努力,用我们一个个“自己的梦”,拼接出“中国梦”的美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