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桐城市初尝人才交流的“甜头”

2015-04-16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桐网编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桐城 人才交流
        合肥经济圈的合作是多层次的,除了旅游资源抱团、产业合作,在干部互派、人才交流这方面,也已经初显成效。这几年,桐城市选派不少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合肥市挂职学习。目前,桐城市已经初步尝到了人才交流的“甜头”。

       两地互派挂职干部尝到“甜头”

       桐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高习之介绍, 2012年5月和2013年9月,桐城市连续选派两批共20名优秀的中青年干部到合肥市包河区经济综合部门和有关镇、街道挂职学习了三个月。

      “合肥人干事的效率让人惊讶。”桐城市农委副主任占冠玮在向记者讲述自己挂职的经历时,丝毫没有掩饰曾经的挂职地对自己的触动。 此前,他曾在合肥市包河区挂职,担任包河区农林水务局副局长。

        2013年“十一”,包河区牛角大圩正式开放前几天,占冠玮曾经去过现场,当时景区门楼都还没弄好。“我还担心,牛角大圩能否如期对外开放。”正式开放的当天,他再次来到现场,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花海壮观,一切那么有序。”

        干部进企业 “暖企”也能自我提高

        除了选派干部到合肥挂职锻炼学习之外,桐城市在干部的培养方面也采用了多种形式,用各种办法为干部能力的提升创造机会。

       桐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徐金贵介绍,桐城市民营经济较为发达,非公企业发展基础较好。从2002年开始,桐城市每两年选派一批优秀的机关干部到企业挂职锻炼,受到企业欢迎。2013年6月,根据安庆市“千名干部服务企业”活动的统一部署,桐城市先后遴选派驻了两批共180多名优秀的机关干部到全市140户中小企业开展服务。

        近期,桐城市委、市政府又开展了“暖企行动”。3月中旬,桐城市委组织部结合企业需求,精心选派了110名机关干部,组成55个服务组进驻全市110家中小微企业,开展为期半年的驻企服务。

        合肥已成桐城企业高端人才“水源地”

        加入合肥经济圈后,桐城市始终把加强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作为重点来抓。

      目前,桐城市的不少企业已经与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技术协作关系;还建立了安徽农业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等12家产学研基地。

        随着“合肥人力资源协作圈”的建立,桐城市在安庆市属八市县中独享利好。通过信息互动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同时,有效缓解合肥经济圈的崛起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与渴望。

        现在,合肥人才市场已成为桐城市企业高端人才的水源地;而合肥市作为省会,也吸纳了桐城市10%以上的外出务工人员,吸纳桐城籍高校毕业生就业更是达到35%以上。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桐网编辑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