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8月,中共孔城支部成立。
中共孔城支部,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桐城县境内最早建立的党组织,也是安徽省境内较早成立的党组织之一。中共孔城支部的成立,是桐城革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党在桐城地方有了一个战斗堡垒和指挥中心,并为后来中国共产党组织在桐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图为桐城早期党组织的创建者——刘子丹。
1926年春,中共党员刘子丹身负党组织交给的神圣使命,从安庆圣保罗学校来到他的祖居地——孔城镇老街寺巷,以教书为掩护,接触进步工农知识青年,宣传革命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纲领,为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作准备。他深入劳苦工农之间,了解他们的疾苦,引导他们认识穷人受苦和富人发财的社会根源,启发他们觉悟起来,同剥削阶级和不平等的社会制度进行坚决斗争。刘子丹还通过组建工会和农协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号召进步青年学生为求自身解放、建立一个自由平等的新社会而奋斗。
图为中共孔城支部旧址(位于孔城镇老街东头方家仓房)。
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考察培养,刘子丹秘密发展了刘去非、张观奇、刘青云、程光华4人入党。1926年6月,中共孔城小组在孔城方家仓房正式建立,刘去非任组长。后来,又发展刘子玉、张汉章等7人入党。8月,中共孔城支部成立,刘去非担任支部书记,张观奇担任交通员。
中共孔城支部建立之初,每星期召开一次党员会议,学习党的纲领和知识,讨论和研究组织发展和如何开展革命活动、怎样发动工农群众积蓄革命力量等工作问题。
.
图为孔城党支部遗址(内院) 。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孔城支部于1927年8月停止活动。
中共孔城支部的建立,使在黑暗中摸索的桐城人民看见了前进航道上的灯塔。尽管孔城支部开展革命活动历时只有一年,但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为此后桐城党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顺利领导桐城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从胜利走向胜利、不断实现新跨越奠定了厚重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