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民族的精神家园——《桐城歌》序

2016-09-12 作者:张甦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桐城歌
导读:《桐城歌》,她是叶濒先生在那么多同仁的协助下,穷20多年的精力,从上万首桐城歌中筛选出来的桐城民歌精华。我把她叫做桐城文脉中的又一“高峰”。
  自古以来,产生于桐城并传唱、流布好多地方的一种民歌,桐城人管她叫桐城歌。这次出版的《桐城歌》,她是叶濒先生在那么多同仁的协助下,穷20多年的精力,从上万首桐城歌中筛选出来的桐城民歌精华。我把她叫做桐城文脉中的又一“高峰”。
  说她是又一“高峰”,盖因桐城文脉源远流长,峰峰不断。桐城自公元757年正式建县至今近1300年,其间代有英才,尤以明清时期最显。明末大思想家、科学家方以智堪称“十七世纪无与伦比的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到了清代,以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四祖”为代表的“桐城派”散文,雄霸文坛200余年。此外还有众多桐城文化人他们都创造了桐城文化的高峰。
  然而,这高峰不同那高峰。《桐城歌》所铸就的高峰是桐城民间文化的高峰。回顾历史,我们的文化不外乎两种类型:一是像戴方刘姚桐城“四祖”这样的文化人所创造的“精英文化”;另一种就是人民大众所创造的民间文化。虽然这两种文化在历史上长期并存,但若究其文化的起源,民间文化总是一个民族的母亲文化。在人类社会的婴幼儿时期,先民们要记事、要占卜,于是有了文字和图画的萌芽;要劳动要祭祀要祈福消灾,于是有了音乐和舞蹈的启蒙。如此等等,便有了各类民间文化的雏形。而她一旦产生,就势必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势不可挡地发展壮大。民间文化在壮大的过程中,又必然不断地分娩出各门类的专业文化和艺术。并用自己甘美的乳汁无私地哺育着这些专业文化和艺术,使她们象一颗颗明珠,闪烁在历史的星空。反观桐城精英文人辈出,就是因为桐城自古以来就有厚重的民间文化氛围。就像桐城歌中唱到的“穷不能丢书,富不能丢猪”,是劳苦大众的文化意识及厚重的民间文化积淀奠定了桐城文化的基础。但世界文化发展还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即自从有了国家,民间文化虽然孕育了整个民族文化的辉煌,其自身始终无法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化。她默默奉献了自己的全部,支撑时代的文化大厦而又默默地身处最下层,这正是母亲文化的伟大母性特点。桐城歌的生存状态也不例外。
  母亲文化是伟大的,但母亲文化的生命形态又是十分脆弱的。我们知道,文化总是附着在经济之上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形态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形态。在我国漫长的农耕时代,民间文化生存全依赖于世代不变的农耕经济形态。在这原始的生态环境里,民间文化靠口传身授、世代相因的方式传承沿革,生命形态十分脆弱却又生生不息。今天,我国以改革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传统的农耕经济迅速地向现代化工业经济转型,本土经济全球化已然成为现实。这种经济形态的迅速转型,改变了民间文化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使她在一夜之间失去了依托。民间文化经过了五千年的长途跋涉,带着一身的疲惫和沧桑,在田头和山间开始以惊人的速度消亡着。与传统文化消亡相对应的是现代文化的迅速增长,其中搀杂了较多的西方文化,诸如西方的商业文化、节俗文化等。这些大量涌入国门的外来文化,以强劲的势头冲击着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导致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在这种文化潮流下,我们看到有人抗挣,有人盲从。叶濒先生属于前者,他恪守着对民族文化的那份执著与热爱,迈着踏实而自信的脚步,进山村越田埂,洒下一路汗水和辛劳,整理出这本《桐城歌》。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脊梁”。我热切地盼望我们的社会有更多这样的“脊梁”,共同守护和传承着我们民族的文化遗产。
  当然,我们这样认识问题并不说明我们就是一个守旧者。现代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外来文化的进入,拓宽了人们的视野,这是历史的进步。但当我们本土文化赖以生存的原生态环境被改变,大量的优秀本土文化正在或行将消亡,代之而起的是对外来文化的生吞活剥,这是我们很不情愿的。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自己的文化,本土文化的消亡对于本土文化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为文化是民族的符号,是民族感情的依托,是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所在。从世界文化史的角度看,只有华夏民族的文化一脉相传,绵延至今。回看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的文明消亡较早;古埃及文明在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后中断;古印度文明很可能超过埃及,但历史上的印度饱受外来势力的侵扰,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除印度教文化得以较好保存外,印度古文明却没能得到较好保存。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华夏民族所创造的文明,如长河流水,一泻千里,生生不息。这种文明便是我国五千年的农耕文明,便是至今仍散落在我国田间山坳的民间文化。这就很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历史的经验还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民间文化与中华民族血肉相连。我们中华民族在成长的过程中创造了自己的文化,而我们的文化又伴随着我们民族的发展,内化为我们的民族精神。翻阅手中的《桐城歌》,我很自然地想到两千多年前《诗经》。《诗经》她所蕴含的人伦之情、家国之爱,使她超越了时代的局限,成为我们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与其相同,《桐城歌》的歌谣中所渗透的伦理精神和宗族意识,在我国漫长的农耕时代就是中华民族的政治观念。正是这种政治观念内化为人们的故土情感、社会情感、民族情感,和热爱家国的情怀。《桐城歌》中的民族精神同样是我们民族的一笔精神遗产。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人民群众创造中华民族文化,这种民族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性格。这就是我们中华文化能够跨越五千年的历史时光,一脉相承走到今天的内在原因。
  传承昨天的文化是为了建设今天的文化。当今社会多元文化并存,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但要建设好当今的文化,继承好民族历史文化是前提。在外来文化面前,我们要有博大的包容胸怀,取其有利的一面为我所用。要显现中华民族强大的同化力量,和我们民族文化卓尔不群的独立品格。这是我们对待外来文化应有的态度。
  借《桐城歌》出版之际,向尊敬的读者述说了近几年来对本土文化的一些想法,期盼能与读者交流,共同守护好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

   (作者系安徽省文联副主席、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责任编辑:一苇过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