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工艺】遍布城乡的私塾

2017-08-01 来源:未知 作者:民间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文教工艺
导读:私塾,私学之一种,系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机构。为传播祖国文化和培育封建社会人材,起了一定作用。
私塾,私学之一种,系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机构。为传播祖国文化和培育封建社会人材,起了一定作用。

桐城私塾起源甚早,至明代私塾已遍布城乡。清时,桐城义学兴起,推动私塾振兴至民国初。有史料云:民国二十四年(公元一九三五年),全县(包括枞阳)有私塾一千二百余所,学生一万四千余人。从清顺治知县邬汝楫起,好多任知县均能重视教育,设义塾授贫苦子弟。

与明清私塾设立同步进行的还有兴办于各地的书院。清代书院,较明代兴盛,先后办的就有六所,名为毓秀书院、培文书院、天城书院、白鹤峰书院、丰乐书院、桐乡书院。桐城文人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尊崇孔孟,还在圣庙内(亦名文庙)兴建起儒学一所。

私塾教育分蒙馆与经馆。蒙馆启蒙以识字为主,教《三字经》、《杂字》、《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尺牍》等,后教授《论语》与《孟子》。经馆以读经明义为主,兼学应用文,教材是经史子集文章。塾师教学,启蒙时只教字音,不解字义。作业以写字为主,由描红、印本、渐到仿写、独立书写。经馆读经时多为逐句串讲,作业以作文章为主,兼习对联、诗词等。私塾教育年限一般为五年,启蒙三年后可写简单书信、记一般草帐,学完五年成绩优秀者可入书院、儒学(县学)深造。教蒙馆的塾师多为家境贫困者或无业可就者,学生交年俸米多则石①余,少则三、五斗,故塾师仅能养家糊口。经馆塾师的薪俸,或以钱币计定,或以米计定。有名气的塾师每年可得米四、五十石。名闻遐迩的硕儒,大户人家则以重资延聘。

“穷不丢书”,桐城人自古崇尚文化,重视读书,并在漫长历史时期形成一股浓厚的读书风气。“城里通衢曲巷,夜半诵声不绝;乡间竹林茅舍,清晨弦歌琅琅”(《桐城耆旧传》语),以及“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的说法,就是当时读书与成才情形的真实写照。桐城历代有大批文人就职四方,门庭生辉,光宗耀祖,更使得百姓羡慕不已,便想让子女通过读书科举考试步入仕途。加之桐城“七省通衢”至商业兴盛经济繁荣,为私塾兴起提供了条件,又有不少学人淡泊功名乐于办教,故桐城私塾盛行,无论城乡,许多人家都去送子读书,以至私塾生源广、所数多,造就了一批批人材。如桐城派名家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以及其他各类有成就的大家,其渊博学识,皆得益于私塾的基础奠定。

①石:读dàn,容量单位,市石的通称,十斗为一石。
(责任编辑:刘夏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