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农作】逐渐进化的传统稻作

2017-08-01 来源:未知 作者:民间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建筑农作
导读:桐城农作物素以水稻为主,辅以小麦、大麦、米麦、山芋、玉米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水田大多栽培中稻和单季晚稻,一年一熟。部分田块稻、麦或稻、油一年两熟。
桐城农作物素以水稻为主,辅以小麦、大麦、米麦、山芋、玉米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水田大多栽培中稻和单季晚稻,一年一熟。部分田块稻、麦或稻、油一年两熟。湖圩区少数田块栽插双季稻,一年两熟。建国后,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革耕作制度,革新耕作技术,耕作制度由过去的模式发展到七十年代初“一麦两稻”的一年三熟制。八十年代后,随着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种植结构的调整,又逐步施行起更新的耕作制度。

建国前和建国初期,水稻品种皆为农家品种,早稻仅有五十日早、六十日早、野禾子、包官茶等。中稻有天生早、三粒寸、一朝齐、黄壳糯等近十种。晚稻有小红稻、小白稻、雪花糯、深水拖等近十种。建国后,随着农业科技发展,品种不断更新,如六十年代中期,普及矮杆良种,大面积推广应用矮脚南特号、有芒早粳、朝阳1号等二十多种品种。耕作制度改进,品种质量优化,使得农作物产量逐步提高。仅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为例,水稻产量就是建国初期的四倍多。

传统水稻耕作从浸种到归仓的工序与过程主要为:烧秧田包子,浸稻种,撒秧籽,犁、耙花草田(给没有花草的田块施肥后做田),拔秧、插秧,薅草,施肥,管理水稻用水,收割(割稻、打稻),晒稻、扇稻(或扬沙),进仓。随着农业机械化在农村的逐渐深入,耕作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大多地方在犁田、耙田、收割、汲水灌溉等工序和环节上均已实现了机械化和电气化。

农业生产,由不耕作到刀耕火种,由畜力耕作再到现代化机械,耕作技术发生了三次重大变革,这三次变革走的都是精耕细作的路子,每一次的变革都通过干预自然实现农业生产的飞跃。但精耕细作,在带来粮食高产的同时,不但加大了农民劳动强度和农业投入,还严重破坏了对地面的保护,导致土壤失去活力。寻求既能保证粮食高产,又减少农民投入,还能保护生态环境的耕作方式成了人们追求的目标,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法应运而生。免耕播种法,是一项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并用农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与传统的翻地、土壤裸露耕作相比,可蓄水保墒,增加休闲期贮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有机质,节本增效,能提高水稻产量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减少作业工序降低作业成本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我市范岗镇高岗村汪德华率先实施免耕法(至今已有十多年历史,并对所有农作物实行免耕),收效显著。在他的影响下,周围一带农村已有上千农户施行免耕,效果明显,尝到了免耕的甜头。目前,有关部门将保护性耕作列入推广范畴。此举不仅对广大农民种粮增加收入意义重大,而且可以大大提高作业生产效率,为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创造条件。同时还可以大大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耕作技术革命值得推广。
(责任编辑:刘夏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