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桐城 > 文化桐城 > 桐城文化 >

商贾重镇老梅树

2020-12-04 作者:陈良胜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老梅树街 老梅镇
导读:据传,元朝时期,老梅现址一片荒凉,其间,有一座西高东低的小山岭。南来北往的过客步行至此,多感腿脚犯酸,通常在岭上稍事休息。
沧桑百年
据传,元朝时期,老梅现址一片荒凉,其间,有一座西高东低的小山岭。南来北往的过客步行至此,多感腿脚犯酸,通常在岭上稍事休息。小山岭因此得名“酸脚岭”。外地有一肖姓人家,看中了这块地方,在路口处撑棚卖茶。后来,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村落。
据桐城县志记载,南宋嘉定元年(1208)至元代,老梅树街均隶属西乡。明洪武六年(1373),西乡易名为日就乡,老梅树街隶属日就乡。清初乾隆年间,桐城县行政区划为5乡、29镇、168保,老梅树街隶属日就乡新安渡镇棠梨铺保。此时,老梅树街上街头黄龙闸处有一古老的腊梅树,相传有几人合抱之围,树下是休憩喝茶的好地方。当年的“酸脚岭”慢慢形成了小街,因有腊梅树,故称“老梅树街”。因方言谐音之故,不少外地人误为“老母猪街”。
道光七年(1827),老梅树街隶属,改为日就乡新安渡镇新安渡保。
1914年,推行地方自治,正式命名为老梅树街镇,成为全县13镇之一。街道最长时,上起黄龙庵下到小花园,长约2华里。居民逐渐增多,有“徐杨魏戴肖半街”之说。前者四姓戏称为四大家族,他们在街不远处纷纷建立了祠堂,成为旺族;肖姓后来渐次冷落,移居他乡。老梅树街处于挂车河下游,经常遭受洪水袭击,街两头被洪水渐渐冲垮,形成小塘,人们认为这是蛟龙作怪,称为上、下蛟宕。挂车河自然改道傍街而过,原河道淤塞成田,形成现在的地理形势,腊梅树从此消失。
1926年7月,全县设5区、4镇、48乡、742保。老梅镇辖10保,属第三区,为区署所在地。
1930年,全县改社区,老梅树街为第四区所在地。
1932年,地方大绅程忠儒(钱粮柜负责人)会同老梅树街商会会长汪祥书,发动商户捐款,在花山购买上等麻石条,将土街换成石街,将四周建起了城墙,并建城堡五个,闸门六道:东紫门、南熹门、水西门、北拱门和两道小门,在下街头建有打更楼一座,每晚有人打更,以大锣为号,巡更报时报警,提醒街民“防火防盗,注意安全”,使小街面貌大为改观。麻石条街道现仍保存完好。
1935年,全县由9区并为5区,老梅树街为第三区所在地,辖48保。因是区政府驻地,逐渐进入了繁荣昌盛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至1955年,期间老梅树街大都为区级政权所在地。
1950年,老梅区辖:老梅镇、龙塘乡、新安乡、南普乡、元通乡、永久乡、新城乡、梁燕乡、梨山乡、复流乡,1镇9乡。
1952年,区辖有所变动。辖:老梅镇、永久乡、双庵乡、永正乡、新城乡、净庵乡、龙塘乡、樟枫乡、晓棚乡、清白乡、香山乡,1镇10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至1969年10月,老梅树街一直是镇、乡、公社、管委会驻地。初期的老梅树街,北起上蛟宕,南起下蛟宕,全长约200米,街宽约3米(不含廊檐),远远望去,像一条静卧的长龙。东、南、北三方被农田包围,西方紧依挂车河,是个宜居宜游的风情小镇,村中之街。街道两旁彭家大屋、程家大屋、汪家大屋等民居,都在百年之上,俱砖瓦结构,雕窗楼阁,古色古香,呈徽派风格。
老梅树街行政建制随上级行政机构变更而变化,颇为复杂,且具戏剧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至1955年是区、镇、村三级所在地。老梅镇辖南街、新城两村。南街村即老梅树街和原老梅村。1956年撤区后,取消南街村,析为“老梅村”和“老梅树街”。1956至1958年间,老梅树街成立居委会。
1961年12月,全县设9个区、64个人民公社。老梅为范岗区9个人民公社之一。
1969年10月,土桥、老梅公社合并为老梅公社。
“文革”中虽然大部分居民下放,但居委会组织依然存在,党政一肩挑,由刁发明负责,直属老梅公社领导,相当于村级。1984年体制改革,老梅乡粮油加工厂厂长魏良发兼任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胡珩、谢芳胜二人协助工作。
经过“文化大革命”的血雨腥风,如今,街道两旁的房屋破烂不堪。那些古色古香的雕窗楼阁等明清建筑大多被损,有的已撤除,昔日繁华的小街已面目全非。
1979年8月,全县设8区、3镇、55人民公社、1县直属管理区、469生产大队、6672生产小队。老梅属范岗区老梅公社,辖11个小队。
1987年,撤区并乡,老梅、龙塘公社合并为老梅乡。1989年,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少帅张学良的扮演者——金安歌与其他特型演员一起应邀到桐城演出。在桐城剧场,他自我介绍说,出生在安庆,故名安歌,至于祖籍,是“老梅树街,茶壶炉子隔壁”。
1995年,老梅乡设老梅镇。
2002年5月,老梅树街居民委员会被撤销,并入老梅村管理,老梅树街成了村民组。
2007年,老梅镇并入新渡镇。

水乡风情
老梅树位于桐城南部,属于丘陵河畈地带,为“挂车河平原老梅、龙塘大畈”,河西顶端为小片丘陵,其余大片区域为河畈,依山傍水,风景秀丽。镇域水资源丰富,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境内有河流三支,挂车河、龙塘河和芦塥河;较大塘塥二口:葫芦塥、芦塥。河流塘塥均为南北走向。还有当家塘一百余口。
离街二华里许的挂车河,自北向南,流经今镇内永久、永正、杨板、杨店、牛车一带,下到新安、许嘴、练潭,经嬉子湖直达长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挂车河水量充足,老梅水路畅通,航运便利,船舶可沿河上达挂镇。临街的河堤两岸,常见翠竹青青,花红柳绿,河面上帆影绰绰,小排点点,载客运货,一片繁忙。大河小街相映成趣,胜似江南水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挂车河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於塞,水源枯竭,已经断航。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行人方便,在老梅树街中街柴场大柳树旁架起了木桥。木料钻孔串成木排,一段一段横穿于大河西岸。后因年久损坏,改建在上街头。“文革”前夕,再次受损,后无修复。若遇河中大水,偶有排筏渡人。如果无排可渡,只能绕道新安,再到龙塘,弯道25华里。
陆路主要有五条:东面,由街向东(人称“东大路”),经杨坂到206国道土桥段,约6华里,由此可分别到范岗、金神、新安等地。南面,从下街头向南,经山河村(现属新城村)到新安,约8华里。西边两条,一条从上街头过河向西北经西峰、筹仓(今属龙塘村)到晓棚,约10华里,由此分别到童铺、樟枫、陶冲。挂镇等地;另一条从下街头过河向西南(人称西大路),经龙塘、洪老屋、姚坂到青草,约25华里。北面,从上街头向北,经永正到永久,约8华里。五条道路除“东大路”是小型机动车路外,其余都是板车路、推车路,即乡间小道。
1930年,安合路(现206国道)桐城段动工兴建,1932年正式通车。这为老梅打开了向东的大门,确立了西乡交通的中心地位。
老梅历来物阜粮丰,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文革”前的老梅,盛产水稻、小麦、油菜等粮食作物,和鱼、虾、鳝、鳖等水产品。蔬菜更是一种特产。人们常说:“老梅有四好:柴好、米好、菜好、水好。”其中,白菜、芹菜、辣椒尤有名气。改革开放前,远在几十里外的练潭、双港、金神、挂镇、青草、范岗等地的农人到此购买白菜名种“箭杆白”;老梅小学旁清清的地下泉水养成的芹菜,嫩绿脆香,不亚于城关“泗水桥”,成为餐桌上的佳品;还有辣椒,厚实红亮,“文革”前老梅曾是安庆百年老店“胡玉美”的主要原材料采购之地。青香豆,大而圆亮,粒粒饱满,加工出的豆干,堪称桐城副食品一绝。老梅的小菜园,分布在老梅树街东、南、北三方,名扬四方。可惜,如今的“箭杆白”已经变种,芹菜由于水源原因已经消失。

商贸繁华
自1930年全县改社区设为第四区所在地后,老梅树街逐渐进入了繁荣昌盛时期,成为桐城西乡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当时的老梅树街,街长虽只有200米,但它却是西乡的商贸中心。商业贸易和手工业异常发达。街上商铺林立,有南货店、什货店、布店、烟店、爆竹店、药店、理发店、糖坊、酒坊、槽坊、豆腐坊、机房(纺织厂)、米行、饭馆、烟馆、旅社、澡堂、金银铺、铁匠铺、当铺,还有猪集、牛集、柴市、菜市等。1944年,全街126户,户户皆商。仅商店就有20多户,旅社饭店5户,药店5户,中医药齐全。著名的商号有“江恒丰”“戴庆丰”“永源”“兴和盛”“大松祥”“同和祥”“益发祥”“公兴”“詹义和”等。街上人声鼎沸,熙来攘往,每逢农历三、六、九集市,更是挤得水泻不通。可谓“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许多外地人慕名而来,有来自江南的泾县,江北的怀宁、潜山、舒城,本县的城关、许嘴、白果、黄甲人等。到了夜晚,旅店、饭店、商店点燃汽灯或保险灯,灯火通明,好似一座“不夜城”,杯光酒影,直至深夜一点后才夜阑人静。
商业繁荣的背后,寻欢作乐的腐朽暗流随之涌动,小街上相继开有妓院、鸦片馆。更有甚者,省城安庆有人在此开设暗窑,悲剧时有发生。
为便于商贸交易,街上商贸同仁成立了商会。会长尽义务,无俸禄,一般由商贸界民主推选贤达名士担任。主要任务是解决商贸界的矛盾,制定物价,检查度量衡,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实为老梅树街民间的办事机构。汪祥书、张文祥、汪殿魁(亦名汪益发)、汪焕章、魏惠民等先后担任会长。1932年,地方大绅程钟如会同会长汪祥书,发动商户捐款,在外地购买上等麻石,将土街换成石街,使小街面貌大为改观。
老梅树街实乃卧虎藏龙之地。不少行业呈家族式抱团发展态势,经营规模越来越大。如彭氏的药房,规模最大,药品齐全,医术精湛;著名的中医专家秦甲雄,曾在彭景堂药房拜师学艺;原市检察院检察长张学中、原市卫生院长雷振球也曾在此当朝奉。还有,如占氏豆干、江氏糕点、汪氏南货、戴氏百货、程家机房等等。
生意离不开算盘。当时,老梅树街有“两把半”算盘之说。两把是汪殿魁、齐瑞先两位先生。两把算盘顶在头上,拨弄自如,一子不差,堪称绝活;半把是彭胜皋先生,略逊一筹。另外,还有章秀生、张绍卿等一班小辈,算盘都是一等一的高手。
在老梅树街,可以说,每个行业,都有能人;每个小店都有奇招,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他们尊奉诚信为本、和气生财的儒商之道,和锲而不舍、永不言败的徽商精神。
当时,老梅树街商界名人、社会贤达有:
1922年:程拙夫、刘兆祥、戴国琪、张仲陶、汪梦奇、汪祥书、陈焕然、彭阳初、程世卿、彭鹤齐、杨咏楼、杨绍传、魏衡堂、江培卿、程钟如、魏象坤、唐宗三、胡连甫、胡卓廷、杨眣垚等;
1944年:程旭初、江文炳、桂邵武、程振球、华云沛、陈友源、姚亦侯、魏惠民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文革”前,老梅树街仍是我市西南部地区农贸市场的集散地,素有“小安庆”之称。
早晨,太阳刚升起,八方客人纷至沓来,渐渐地,汇聚成人山人海。这里有醇清的茶水,有传统美味小吃。中街街道两旁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竹篮;新鲜蔬菜的菜篮子,鸡、鸭、鹅的禽篮子,鱼、鳝、虾的水篮子,各种禽蛋的蛋篮子,桃、李、杏、梨的果篮子……五花八门。地方特产,应有尽有,成了小街一道亮丽的风景。远道而来的客人可不紧不慢采购货物、洽谈生意,中餐、晚餐有饭店,走不了,有舒适廉价的旅社。
老梅树街还有一处人气旺盛的地方,那就是交易所。交易所位于中街西侧,挂车河东岸,占地约4亩,2500平方米。河岸边有棵大柳树,耸入云天,树粗三、四个成人合围。根深叶茂、冠盖亩余,给街人带来了清凉和方便。可惜,这颗百年老树在文革中老死。交易所融柴集、猪集、牛集、农产品交易于一体。柴集不分日。码柴、枝柴、草柴,卖柴人大多来自河西童铺、陶冲、巴铺、佘冲一带山边。他们卖了柴,再到街上买回需要的物品。一买一卖,两全其美。但辛苦之极,不待言说。猪集、牛集是历三、六、九日,逢集的人格外多,好似潮涌,热闹非凡。牛集常遇杀牛。牛跪在地上,老眼泪涌,其景不忍卒睹。人流最多时可达4千人以上。
1952年至1953年春,老梅树街利用集市举办多次物资交流大会,参加交易和赶会的群众达万人以上,大大促进了当地农村集贸市场的发展。
“文革”中,1968年,由于大批居民下放,加上69年机关、单位迁移,老梅树街渐渐冷清下来,几乎成为一座空城。住户少了,人流稀了,农副产品很少有人交易。从此,老梅树街真正成为了一条“寂静之街”。《县志》载,1987年,老梅树街集贸市场上人数平均不足400人。

西乡风雷
老梅街下街头有处“小花园”,今老梅村花园村民组处,离现老梅街一华里。传说为三国时曹操在此长驻时所建,长子曹丕出生在此。后来,曹操被孙权追赶,被迫将孩子带到怀宁一带抚养。“小花园”与黄甲的“望曹尖”、怀宁的“育儿村”的典故可谓共本同源。由于年代久远,没留下一点痕迹。
老梅树街中街东街后一座普通民房,传说晚清名臣李鸿章,与桐城交往甚密,不仅在孔城开了钱庄,而且来到老梅,并与夫人在此房喜结良缘,被人们称为“中堂洞房”。碰巧的是,房主也姓李,不知是否是李中堂的后人?主人都己迁居外地多年,房屋无人居住,没有修补,现已倒塌。
老梅树街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史载,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陈玉成部,捻军张乐行部号称30万大军进攻桐城,设营于范家岗、棋盘岭、老梅树街一带,与清军多隆阿部激战一个多月。8月,太平军失利,陈玉成部下将梁国华战死。一百多年来,老梅至今流传着一战事,清军与长毛(太平军)血战于老梅树街上街头黄龙庵(现金元村民组),横尸遍野,血流成河,场面极为悲壮。
民国时期,中共桐西地下党组织点燃了革命斗争的星星之火,火种撒遍西乡大地。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武装力量先后与日本鬼子、国民党政权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斗争,为桐城的解放奠定了基础。
据老街的老人们回忆,1930年,老梅树街正式设立区公所,地址在上街头黄龙庵,后迁至现在的老梅小学处。第一任区长朱治成,陶冲人;第二任区长刘铁生;第三任区长陶肇棠,枞阳人,后升任安庆行署行政科长;第四任区长徐超武,孔城人;第五任区长温焜华,颖上人。徐超武死心反共,心狠手辣,在任内带领自卫队,突袭新四军,杀害一战士,并将头颅悬挂在河边大柳树下示众,民愤极大。
除区公所外,还有国民党老梅区党部,是专门从事反共的机关,也设在老梅小学处,设3个分部;有钱粮柜,办公人员10余人,负责全区钱粮和税征工作;有团防队10余人,主要任务是保卫地方机构和钱粮柜的安全。
此外,1932年起,桐城尚建有特务组织。同年11月,桐城成立国民党桐城县肃反室。1937年5月,肃反室撤销,孔城、汤沟、钱桥、老梅树街四地由自首分子成立小组,秘密活动。1939年5月,建国民党桐城县调查室,下辖孔城、汤沟、钱桥、老梅、木崖、卅铺等6个区中心组。
1946年10月,改为通讯室,区设通讯站。1947年11月,国民党省调查室在桐城设立皖中特种工作团,下辖2个直属中队和3个大队。其中第一直属中队驻老梅树街,中队长叶慕严。主要任务是勾结各区自卫队和叛徒自首分子搜捕共产党,破坏中共地方党组织,危害极大。
1930年前后,蒋介石反共达到高潮,为防范共产党的活动,老梅树街四周建起了城墙,并有五个碉堡防卫,设闸门六道。在下街头建打更楼一座,每晚一人打更巡逻。
区公所和碉堡内驻有区自卫队,主要是对付共产党、日本鬼子、镇压老百姓。他们外强中干,力量很弱。1938年至1939年间,日寇侵犯桐城,曾三次占领县城,并利用飞机进行轰炸。老梅许多百姓曾一度背井离乡,到山区唐湾避难,民间俗称“跑鬼子反”。国民党对此束手无策。1941年的一天,在一架轰炸机的掩护下,日本兵约有一连人从青草塥方向进军老梅街。区自卫队吓得抱头逃窜,日本兵用骡子拖着大炮和机关枪,大摇大摆从街上走过,沿途并抓走几十个老百姓充当挑夫。回程中,当晚在河西程棚(离老梅街约五华里)过夜。被抓的老百姓中途不少人逃走,发现后被打死数人。
1947年7月,县成立民众自卫总队。县长游铃兼任队长。8月改为保警大队。下辖6个中队,每个中队40人。第一中队驻老梅树街,该队主要从事反共活动。
抗战期间,国民党广西李宗仁部队176师526、527、528团进驻桐城。老梅树街附近的魏老屋(今老梅村魏老村民组)、毛庄(今永久村毛庄村民组)驻有机枪连,战斗力较强,对阻止日本鬼子的侵袭起到了重要作用。
民国时期,特别是1940年左右,老梅地区一直活跃着地下党组织。
1928年11月至1929年3月中共老梅树街支部,驻地老梅树街,负责人姚振亚,是我县最早的基础地下党组织五个支部之一。
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武装力量主要是宋海珊、叶茂槐(亦称叶树槐)、钟大湖、姚奎甲、孙芳华等率领的队伍。主要队伍先后有:桐西大队、槐架山游击队、桐西武工队、桐怀武工队、怀宁县大队等。1938年10月的一个夜晚,游击队突袭魏晓峰为中队长的区自卫队,打死副官一人及其他士兵。1941年初,中共桐、庐、无县委组建桐西独立大队,大队长叶茂槐,政委何杰之,副大队长兼副政委宋海珊,队伍由一个连慢慢发展为三个连。此时,国民党下令,老秤改市秤,引起商贸骚动,民心大乱。桐西独立大队探知消息后,在农历七月十七日,利用混乱之机,突袭老梅街,截断电话,火烧区公所,缴获枪支30余支,打更员因不开闸门遭枪伤,给国民党以沉重打击,影响很大。
新四军是抗击日寇的有生力量。1938年9月3日、17日,11月9日,新四军四支队特务营和七团三营在上合公路棋盘岭处三次伏击敌运输车队,共击毙日寇数百人,炸毁汽车、装甲车近百辆,缴获步枪数百支及大批军用物资,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当地军民的抗日斗志。
解放前的西乡,土匪也是危害一方与民为敌的一大祸害。土匪与无赖、流氓结合在一起,袭击老百姓,要物抢粮,敲诈勒索,绑票商家,危害极大。青草有著名的土匪林麻子队伍,老梅有杨某、胡某、王某等土匪小队。资产较雄厚的“程家机房”就被抢劫两次。区自卫队与他们暗地勾结,互通一气,兵匪一家。这些土匪头目在解放后都均被镇压。

文苑百花
文化娱乐是老梅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成为老梅地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抗战时期,来老梅唱戏的主要有三家:城关的琚光华戏班、本镇永久村的章守宽戏班、怀宁县的郑绍周戏班。还有来自外县、外省的马戏、杂技等。每年仅在街上演出的就有五十多台。1941年,琚光华戏班连唱二十一台,出现了一边耍马戏一边唱大戏的奇观。这些收费的演出经费,主要来源于豪绅商家捐款、钱粮柜赞助款、老百姓摊派款、赌博抽头款。
不收费的公演也有:1938年4月,中国左翼戏剧联盟领导的“救亡演剧八队”来老梅树街演出《流亡三部曲》《出路》《抓汉奸》等节目,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广西李宗仁部队176师文工团,唱京剧,自带发动机;国民党桐怀潜师管区文工团唱黄梅戏,每年来唱几台。每逢黄道吉日,还有喜庆佳节之际,也有娱乐活动。正月初七、十三、十五的龙灯、狮子灯、四人五人高跷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文革”前,文化娱乐仍很精彩。
县电影队定期或不定期巡回放映,一年约10次左右。
每年正月初,龙灯,狮子灯,龙腾虎跃,从上街到下街,鞭炮声震耳欲聋,弥漫的烟雾对面不见人。许多机关、单位为增添喜气,将香烟、糕点、绸缎等礼品悬在屋檐上,让舞狮者发挥技能,人站人,空中取“礼”;还有盼望添丁人家将龙灯请进门,盘柱落珠,祝愿早生贵子,人丁兴旺。另外还有打莲湘、踩高跷、十番锣鼓等。
象棋也有不少爱好者。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午后,老梅树街街头巷尾都有不少人参与活动。参战者不少,围观者更多。如医院院长章仁先、商店经理詹克竞、铁木社会计黄国光、居民陈友明、陈云生,学生李琦、詹昌文等都是象棋高手。另外,乒乓球、扑克也是受欢迎的文体项目。
当然,黄梅戏还是老梅人的最爱。老梅是黄梅戏之乡,人人爱看黄梅戏,人人会唱黄梅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主要是民间自建的小剧团节目演出,偶尔还有市(县)黄梅戏剧团下乡。演出地点大多在河边大柳树下,或河滩上。戏台多用木板、木料绑制而成。看戏是人们最快乐的时刻,全家人吃过饭自带板凳,早早来到戏场,许多孩子趴在台柱旁,都为挣个好位子。大约在1960年,参加修建枯牛背水库的劳改队演出队来到老梅,在下街油坊(加工厂)唱大戏,下午加晚上连轴转。这些队员大都来自城市,据说主要是上海人,可称得上声情并茂,技艺高超。看戏的人,男女老幼,人山人海,掌声雷动。在此时期,公社将“程家机坊”改造成剧场,请来剧团演出,票价壹角。但维持不久,只短短几个月。公社驻地(彭家大院)大堂也曾唱过戏。
最让人难忘的是老梅剧团。1964年左右,在街道居委会和有关单位支持下,以街道爱好黄梅戏的中青年为主,组建了老梅剧团。主要有:汪忠胜、黄学明、李炳文、熊肖平、朱世业、李闻成、胡碧清、李云生、程家应、程怀生、彭家旺、彭桂林、彭金秀、程希惠、胡成秀等20余人。这些人热情高,勤学习,一腔一调,有板有眼,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曾在县(市)、安庆地区文艺调演中获奖。尤其是女演员彭庆明,在《天仙配》中女扮男装,反串董永,形象逼真感人,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演出主要节目有:传统戏《天仙配》《女驸马》《荷花记》(又名《追鱼》)《珍珠塔》《小辞店》《打猪草》《春香闹学》等;现代戏《江姐》《芦塥火种》(又名《沙家浜》)《箭杆河边》《审椅子》《年轻的一代》等。这些演出基本上属公益性,只有少数单位和个人赞助,添置道具和服装。
当时老梅公社的牛车大队(今属新城村)的黄梅戏迷组成了牛车剧团,河对岸龙塘公社以原筹仓村、西峰村(今属龙塘村)、芦塥村(今属老梅村)的黄梅戏迷共同组成的龙塘剧团,也办得红红火火。春节正月闲季,是三团大显身手的好机会。有时,演出“撞车”,一家在河东大柳树下,一家在河西岸路口旁,相隔不足200米,让大河西岸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大饱眼福,过足了戏瘾。这一幕幕,虽已逾五十年,但至今历历在目。
“文革”初期(1966年至1968年),老梅剧团还能正常演出。由于文革批判“封、资、修”,只能上演革命样板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龙江颂》《杜鹃山》等几部,观众明显减少。1968年下半年,街道知青下放,剧团自动解散,老梅的老百姓再很难看到原汁原味的黄梅戏了。
1968年后,文化生活相当贫乏。“文革”结束后,大约在1983年,刁发明、汪胜全、李炳文三人在老梅树街下街头,合伙在汪胜全家投资建了电影院,租借县电影院影片放映,票价壹角,观众可容纳100人。由于观众不多,只维持了两年。
因为黄梅戏,严凤英与老梅树街结下了一段情缘。严凤英(1930—1968),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原名鸿六、学名黛峰,原桐城罗玲镇(今属宜秀区)人。
1949年,她刚15岁。那是阳春三月插秧之际,她正在香铺演出。时任国民党分部书记黄甲人毛世来,偶然听说严凤英唱坤角(女角,当时女扮男装,严凤英、丁翠霞、桂月娥并称为桐城黄梅“三大坤角”),感到十分惊奇,一时心血来潮,速派部下8人,配备手枪,赶到香铺。未等严凤英卸妆,就用枪“请”到老梅,进入琚光华班,首场演出《西楼会》。为在此站稳脚跟,长久演出,她拜商会会长魏会民为干父,与当地青年杨宗年结为干兄妹。
唱戏是个苦行当,上午休息、练功,下午和晚上基本上是演出。严凤英人缘很好,说话和气,学艺十分刻苦。她识字很少,但大家都感到“鸿六”姑娘前教后唱,记忆力超强,聪颖过人,扮相俊美,唱腔圆润。演戏报酬非常低,只够糊口度命。正常上半年是粮食,一担大麦一台戏;下半年是钱,一块大龙洋一台戏(当时购大米约60斤)。
在老梅,严凤英拜了当地名角章守宽为师,学会了十几个剧目。演技大有长进,为后来炉火纯青的表演艺术奠定了一定基础。严凤英在老梅近一年时间。后来,随剧团辗转到城关和安庆。遗憾的是,她再也没有回来过。严凤英对师傅非常敬重,解放后,章守宽多次到她家做客,严凤英端菜送水,礼貌周全,虚心请教,情同父女。1957年,严凤英因工作太忙,函致章守宽,看望问候,并请师傅将《小辞店》原词原谱打印寄回。在县黄梅剧团的协助下,终于如期完成,她寄来50元钱表示感谢!解放初期,干父魏会民也曾到安庆拜会过她,受到热情接待,谈到老梅的人情世故,严凤英情真意切,感慨不已。“文革”中,严凤英受迫害致死的噩耗传到老梅,熟悉严凤英的老人们无不深感惋惜。

宗教民俗
老梅树街一带百姓大多信仰佛教。河西离小街西北角4里远的西峰庵,西南角3里远的香炉寺是他们求神拜佛之处。不少信徒在家中挂佛像,供佛座,烧香祈祷,磕求平安。
香炉寺位于香山村,与老梅村王庄村民组一河之隔(龙塘河),与山坎村民组毗邻。据明朝天顺六年(1455年)《直隶安庆群志》载“香炉寺去治西六十里,宋僧行琦创。洪武庚戌年僧绍惠重创”。足见历史绵长,影响深远。香炉寺始创于宋朝,距今已一千余年;重建于明朝太祖朱元璋洪武庚戌年(1373年),毁于“文化大革命”中。它是我市最早的寺庙之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当地群众修建几间小屋,供佛像祭拜。2006年底邀请九华山祗园寺释果号法师主持此道场,开始恢复古刹原貌,现已初具规模。
1944年,老梅遭遇百年一遇的干旱。在商会的统一部署下,农历正月十九至二十二日,家家吃素拜佛求雨。另外,二十余人和几个和尚一起到山里请“龙”降雨。结果捉了四条山泥鳅(“山泥鳅”,山蜥蜴,体有鳞片,有四肢、通称“四脚蛇”),放在竹笼内,高高举起,一路锣鼓震天,请来了“龙”。行至龙塘西峰庵处,天上突然乌云密布,霎时暴雨滂沱,约有二、三篙车雨水(土语,一篙车相当于一寸深)。人们欣喜若狂,尽管雨没下透,但认为总算感动了神灵!
道教也不例外。每年请如农历二月十九的“观音会”、五月十三的“关帝会”、九月二十二日的“火神会”等庙会活动,也多人满为患,热闹非凡。
老梅树街的道教活动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街道下街头东后街东南角是道教的主要活动场所(现油坊、加工厂处),面积达几百平方。主要为祈雨、驱邪、求仙益寿、超度亡灵等。每月十月的“赈济会”,由商会主持,道士做法场,一连三日三夜,请孤坟野鬼,保佑平安发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老梅还存在一贯道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出了“宗教自由”和“爱国爱教”的政策。但一贯道反党反人民,受到严厉打击,一贯道被取缔,参加一贯道组织的个人受到一定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如土地会、关帝会、龙王会、火神会等庙会活动逐渐消失。除“文化大革命”十年外,观音会活动仍然存在。近来,伴随经济的发展,妇女地位的提高,参加观音会的妇女越来越多。除寺庙外,在家居士也主持这项活动。由原来的每人参加会费5元已增至30—40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迷信祸及城乡。据老人们说,过去,架桥要请道士,会咒画符,孤魂恶鬼赶入一土罐内,封紧盖子,意为“招魂”,并将罐埋在桥墩动工之处,让这些魂鬼承担保梁护柱的作用,永保大桥安全,桥工平安。其实烧纸烧符,桥工及附近百姓下跪,其景十分诡秘。至于算命、灵姑、巫婆等也时有显现。
老梅地区的民俗人情与桐城绝大多数地方相差无几,《桐城县志》中有详细记载。作为西乡,也有别具一格之处。
春节遵从“初一不出门(远门),初二拜新灵,初三拜母舅,初四拜丈人”的成俗。但“十里不同天”。离老梅树街只有几里之遥的新安初二却是出门走亲访友的好日子。
正月里走亲访友一般不过元宵。时间越早,情义越重。如超过十五,就是意味着对亲友的不尊重。俗语说:“拜年拜到二十边,关起门来一伙喧。”近年来,大量民工的外出,拜年时间越来越早。
女儿回娘家是件平常之事,但一般不能与丈夫同居。若有特殊情况同居,按风俗,女婿向岳父、岳母写租约,即“租披”,租房付房租钱。披,意为不是正房,拐房或杂屋。否则,即对女方娘家后代不利,万事不顺。虽然这只是形式,甚至不需付钱,但这种规矩仍要履行。
与人交往也讲究礼数。一般是红、白喜事,如结婚、生子、新屋落成、老人丧事等,遵循“亲戚不接不送,朋友不送不接”的规矩,在此方面,亲情放在首位,接亲戚等于尊重亲戚,无论贫富,都是一样;朋友送不送那就看亲密程度。礼金一般是“红喜”双数,“白喜”单数。近年来,伴随社会的进步,送礼的范围有扩大之势,发展到升职、中彩、购小车、参军等,其中也有不需送礼,白吃白喝的。

人物风华
魏氏是老梅的旺族,老梅人中魏姓人居多。魏家祠堂位于本村花园村民组。魏氏家谱载:皖桐魏氏是唐朝开国功臣、著名谏臣魏氏的后裔,源自河北巨鹿郡,后迁居江西。元朝最后一个皇帝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后裔福一公、福二公由江西(瓦屑坝,今江西省潘江县境内)迁居桐城,皖桐魏氏祠堂坐落在此。老梅魏氏居姓氏前列,原因也在其列。魏家祠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曾建为国家粮库,多年失修,已破烂不堪。现魏家祠堂正拟重新修建。
老梅历来是“兴学重教”之地,百姓素以读书为荣,尊师成风,桃李满天下。
1922年,本地乡绅程季远在上街头黄龙庵创办了小学,始名“桐城西乡二镇区立国民小学”,为我县最早的小学之一。两班复式建制,学生60余人。1928年,由校长魏泽郊迁于今址,规模扩充为四班制复式,学生增至近百人。1930至1944年间,先后由黄甘霖、章秀生等10余人任校长,学校用名“老梅小学”。
老梅小学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老梅树街第一代文化人皆在这里就读。如学生陶英考入国民党军陆军大学,彭继直西南联合大学毕业,两人都从事军事研究,从大陆到台湾,最后到美国定居;学生程颐,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水利系毕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水利部、新疆农垦厅、治淮委员会工作,任工程师、总工程师等职务;原县人大办公室主任汪茂宏兄弟二人在此就读过;曾任教师、校长的章秀生先生28岁时因成绩卓著,被晋升为县文教科督学,成为教育名流。
自古以来,老梅腾蛟起凤,英雄辈出。在黑雾迷漫的旧社会,有人冲破封建牢笼,勇敢投身革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迹;在阳光明媚的新中国,有人在危险的关头,挺身而出,舍身忘我,做出了惊心动魄的创举……
钟鼎,现老梅村小屋村民组人,二十年代出生。1937年参加地方抗日游击队。在战斗中不幸手臂受伤,因英勇杀敌,屡建奇功,曾任新四军团长等职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曾任南京军管小组副组长,副军长、军分区司令员、九江市市长等职。在“文革”中任九江市革委会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钟老一直关心家乡的建设和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建造老梅公路大桥,老人得知讯息后,率子女带头捐款,表达了浓浓的乡梓之情。1997年病故。
陈启明,老梅树街人,1910年出生,1939年参加游击队,任战士。1945年牺牲,牺牲地点不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为烈士。他是老梅村(含街道)第一位革命烈士。
詹克云,老梅树街人,1921年出生,1942年参军。1947年山东的一次战斗中光荣牺牲,时任华东野战军八兵团司令部某部指导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詹德明,老梅树街人,二十年代出生。1944年到天为挑水绞担,参加新四军队伍。在江苏溧水战役中光荣负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转业到黑龙江省秤泉县粮食局任职。现已病逝。
潘泽祥,老梅村草塘村民组人,1919年出生,1949年参加解放军之前大队任民工。当年在新安渡战役中光荣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戴昭任,老梅村戴圩村民组人,1928年出生。共青团员。1949年肄业于桐城简师,1954年任芦塥村民办教师,1952年转为公办。曾任香铺小学、晓棚小学教师。1955年7月9日夜,在抗洪抢险中以身殉职。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模范教师、革命烈士。
在老梅,家乡人引以为豪的不仅是战火中的英雄,抗灾的勇士,还有黄梅戏艺术舞台上的骄子,他就是一代琴师汪元甫先生。
汪元甫,老梅树街上街头(今老梅村小老屋村民组)人,生于1878年,卒年不详。1924年,入京班拜师学艺,主事伴奏。其时黄梅戏伴奏只为打击乐,即所谓“三打七唱”,由三人演奏大锣、小锣和扁形圆鼓并参加与帮腔,七人演唱。汪元甫擅拉宗胡,遂尝试用京胡伴奏。以琚光华为首的“双喜”班聘请琴师汪元甫以京胡托腔,开黄梅乐器伴奏之先河。当时黄梅戏尚无曲谱,只能托腔,演员唱什么,琴师就跟拉什么,名曰“跟腔走”。“双喜班”移植《玉堂春》《乌龙院》《双槐树》《莲花庵》等京剧为黄梅戏。“双喜班”由此名声大振,在桐怀潜及贵池、舒城、六安等地备受欢迎。1933年左右,琚光华等又作了大胆尝试,取消锣鼓过门,代入以乐器伴奏,适应了城市观众的欣赏需要,在省城安庆“新舞品”演出获得成功。1946年,黄梅戏高手、名角几乎全集于“双喜”。“双喜班”先后进军上海、湖北、铜陵等地,受到热烈欢迎。在铜陵大通镇,人称“三大坤角”的严凤英、丁翠霞、桂月娥加入演出行列,日夜轮番演出,场场爆满。
可以说,黄梅戏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汪元甫的突出贡献,他被誉为“第一位黄梅戏琴师”。为纪念这位大师,桐城市区滨河大道上竖有他栩栩如生的人物塑像,中国文化有关戏剧资料及《桐城县志》《桐城文化志》上都有他的事迹记载。
(本文系与汪清芝合作)



主要参考资料
《安徽革命史辞典》
《桐城县志》(1987)
《桐城市志》(1978-2000)
《桐城县教育志》(1375-1991)
《桐城年鉴》
《桐城政协》(1949-1999)
《桐城县组织史资料》卷一(1926.6-1987.11)卷二(1987.11-1996.10)
《老梅区卷》(1950.1—1955.12)桐城市档案局档案
《直隶安庆群志》,明天顺元年(1455年)
《中华上下五千年》

(责任编辑:一苇过江)

网友评论